1、孩子没有获得足够的陪伴。
许多家庭,父母要上班,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孩子没有人陪着玩耍,很无聊,玩手机可以找到乐趣。
2、父母为了省心,让孩子玩手机。
有的父母比较忙,没有时间搭理孩子,就把手机打开让他自己玩,这样父母可以安心地做事了。
3、孩子和父母提要求。
孩子喜欢和父母提要求,做一件事之前,先答应做完事情,可以玩手机,父母不答应,孩子拒绝做事情。
因此有的父母为了鼓励孩子做作业,就答应孩子,做完作业玩手机。
4、孩子缺乏自控能力。
孩子面对自己喜欢的事情,很难控制住自己,当然,有时候我们大人也很难自控,何况一个孩子呢。
5、不会合理安排时间。
放学回家就想着玩手机,没有时间观念,放学之后要预留多长时间做作业,自己可以玩多久,几点钟要休息,不能影响第二天的上学。
6、父母在家频繁使用手机。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假如我们经常在家里玩游戏、看视频,看电影等,孩子也会学着父母对这些感兴趣,学着父母玩耍手机,一旦习惯了,很难控制住。
手机已经普及到我们的生活中了,我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连三四岁的孩子已然会玩手机了,他们会打开手机,会打开APP玩游戏,有的孩子对游戏的操作是十分了解的。
或许我们认为孩子还小的时候,这些还不是问题,但是当孩子已经成为手机控的时候,想要纠正他们也就很难了,为了避免孩子成为手机控,我们应该注意以下细节!
1、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游戏。
对于我们大人而言,手机是一个工具,而在孩子眼中,他们感兴趣的是手机里的游戏,孩子的好奇就是因为看到了其他人玩游戏的乐趣。
因此我们作为家长,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机游戏,孩子过早地接触手机游戏,就会“耳聋目染”,对游戏产生兴趣。
2、转移注意力。
对于已经喜欢玩手机的孩子,经常要求父母玩手机,这就是一个提醒,说明孩子已经进入“手机控”的范围了。
这个时候要采取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也可以利用他们感兴趣的玩具或者是带他们出门玩耍。
3、不要让孩子以哭闹的形式得到手机。
孩子要求父母玩耍手机,父母不给,他们就会哭闹,父母心软了,拿手机给他们玩耍。
这样孩子知道哭闹这个方法,可以拿到手机,一旦养成习惯,就会经常拿这种方法来要求自己。
4、限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
完全不让孩子接触手机,也是不现实的,让他玩手机,要限制时间。
手机APP,有一些是青少年使用模式,可以打开这个功能,到了一定的时间,手机APP自动限制他们了。
设置手机密码,和孩子协商,约定玩耍手机的时间,到了时间,要坚持原则,停止玩耍手机,一旦养成这个习惯,孩子也会遵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