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亚运会,一张布满老茧的手部照片刷屏网络。
手的主人,邹佳琪和邱秀萍,在赛艇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决赛中夺得本届亚运会首金,手上每个老茧,都是为祖国拼搏的勋章。
亚运赛场上,也有重庆体育健儿拼搏的身影,上游新闻推出“为祖国拼搏的勋章”系列报道,见证荣耀时刻,记录拼搏故事,展现永不言弃的奋斗精神,感谢运动健儿:谢谢你们为国争光!
等待、瞄准、射击,9月27日中午,重庆射击运动员刘疆驰在杭州亚运会男子双向飞碟团体赛决赛中取得重庆市选手在本届亚运会的首金,第二天,他又赢得一枚混双团体的铜牌。
“这是我拿到过最重的奖牌!”拿着两块沉甸甸的奖牌,这个沉稳的川渝汉子脸上露出笑容。
亚运冠军到底是如何炼成的?当刘疆驰抬起胳膊时,一条“黑白分界线”就是答案。
进行双向飞碟训练15年,风吹日晒,刘疆驰皮肤黝黑,在短袖运动服下,是一双皮肤晒得黝黑的手臂。“这是这么多年打下来的训练痕迹,自带皮肤效果。”坚持终有回报,拥有黝黑皮肤刘疆驰在杭州亚运会拥有了“冠军皮肤”。
为了取得好成绩,刘疆驰和国家队的队友们早上8点就会出现在靶场上,有时一练就练到下午5点,一天的暴晒和流汗下来,体重都会轻1到2斤。
“风吹日晒很辛苦很累,而且很难熬,但是人生不就在于享受这些嘛。”刘疆驰表示,风吹日晒并不是射击运动员的最大挑战,“精力的消耗才是。”
不论是比赛还是训练,射击运动员始终处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中,需要克服巨大的精神疲惫感。“那种感觉,就像是太阳穴的筋一直拉到头然后再到后颈,整个头是充血、麻木甚至感觉快炸了的状态,有时这种感觉会延续一周。”
为此,队员会通过医疗器械、放松按摩、高压氧仓等手段,积极进行体能和精力的恢复。同时,在训练时也要懂得张弛有度,不能盲目坚持,这对运动员的经验也是很大的考验。
比赛中,刘疆驰的妻子黄怡带着8个月大的儿子为其加油,任凭场内枪声阵阵,孩子依然熟睡。周围人开玩笑说:“不愧是射击运动员的孩子。”
“孩子在妈妈肚子里时就在听枪声了。”黄怡也是重庆双向飞碟运动员,在怀了宝宝后,一直作为教练带小队员训练,小朋友出生后,一直被妈妈带着去开爸爸的比赛。
为了让刘疆驰好好训练和比赛,黄怡和母亲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对此,刘疆驰十分感激,“他们才是最大的功臣。”刘疆驰坦言,家人不单是自己的后盾,也提升了自己的运动成绩,“我在有了家庭尤其是孩子之后变化很大,感觉整个人都成熟了,以前比较浮躁。”
为了备战亚运会,刘疆驰从6月就开始在国家队集训,虽然期间家人们曾来短暂探望,比赛时也都会在现场助威,但一家人只能在刘疆驰彻底结束亚运会比赛任务后,才真正地好好相聚。
专访末尾的拍照环节,刘疆驰把金牌和铜牌挂在丈母娘脖子上,这位重庆汉子笑道:“她才是最大的功臣,请多夸夸我的丈母娘。”
上游新闻记者 包靖 汤皓 刘力钱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