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解手”这个词,与明洪武年间的人口大迁徙有关。或许,这个说法有些“穿凿”的嫌疑。
其实,“解手”,就是古代“解溲”的“俗写”。
《说文》曰:“解,判也。从牛判牛角。”
这是说,“解”是会意字,“从牛判牛角”,于是有“庖丁解牛”之说。
“解”的本义,是“使分解”。一来二去,引申为“排解”“排泄”。
自古,中医称“汗出病除”为“解”,遂亦有“解暑”“解毒”等说法。进一步引申,“大小便”之“排泄”,也称作“解”了。
明戚继光《练兵实纪》:“各开厕坑一箇(个)于本地方,遇夜即于厕中大小解。”
这是指兵丁驻扎,兵丁们肯定不会被“捆住双手”,如厕还需“解手”—— 解开被捆的双手。
再说到“溲(sōu)”。
先秦的古人,即称“大小便”为“溲”。
《国语·晋语》:“少溲于豕牢。”《注》:“豕牢,厕也。溲,便也。”
“豕牢”,也就是猪圈。此段记载,是说一个叫“胥臣”的给晋文公讲教育的重要性,说到周文王的母亲到“豕牢”也就是厕所“小解”,把文王生在了猪圈里。可知,先秦即便诸侯一类的高等贵族之家,厕所也是建在猪圈旁或之上的。如此,亦可理解病入膏肓的晋景公,何以能将食新麦,“涨,如厕,陷而卒”了。
《史记·郦生传》:“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生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索引》:“溲即溺也。”
汉高祖刘邦不喜欢儒生,如果见到来的客人中有人戴着“儒冠”,他就会上去摘其冠,往里面撒尿。真是有个性!
不过,《史记·仓公传》中,还说到“前溲”“后溲”。《索引》:“前溲,谓小便;后溲,大便也。”
戚继光《练兵实记》:“夜间不允许一人出营解溲。”只能结伴而行“方便”。
但不同版本中,此语已有“夜间不允许一人出营解手”之载。
传为作于宋元的《京本同俗小说·错斩崔宁》云:“叙了些寒温,魏生起身去解手。”但此书,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刻本是1915年,仅七篇,收入《烟曲东堂小品》中。
所以也成悬案。
很可能,其最早成书在宋元,流传过程中不断亡佚,文字上的变化,亦不可考了。
但学者们认为,“解手”来自“解溲”无可怀疑。
人们的语言,是第一性的。古有“解溲”之语,逐渐演化为“俗语”的“解手”。
“手”字,显然比起“溲”更便于书写;而且,汉字“隶变”之后,越来越明显地“符号化”——于是,“解手”,便成了记录这一语言的“符号”了。
这个变化,很可能发生于元明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