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气象局的数据
成都商报报道今冬最强寒潮来袭。据中央气象台预报,预计本周周六至30日,寒潮将席卷中国,大部地区气温骤降。11月25日,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与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中国气象局气象服务首席专家叶殿秀对话寒潮。
寒潮的标准是什么?
说起寒潮,很多人都有被它支配的记忆。“最强”冷空气存在的科学定义是什么?对此,叶殿秀解释说,寒潮是一种冷空气,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叶殿秀告诉记者,判断寒潮具体影响值的标准是某地日最低气温24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等于8,或48小时内大于等于10,或72小时内大于等于12,使该地日最低气温4的冷空气活动可称为寒潮。叶殿秀表示,目前气象服务中对寒潮的监测和评估,没有南北方之分。
叶殿秀告诉记者,在中国,寒潮多发生在深秋、冬季和初春。统计显示,近30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发生5.4次寒潮。
叶殿秀回忆,自1991年以来,2021年是我国寒潮次数最多的一年,共有11次。“监测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每次寒潮平均降温幅度在10以上。”叶殿秀说,不过,寒潮影响的降温范围在不同地区差别很大。
影响我国的寒潮从何而来?
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来自哪里?叶殿秀说,大致有四条路线,即西北路线、北路线、西路线和东北路线。
具体来说,西北航线是指冷空气从新地岛西部的白海、巴伦支海经西伯利亚、西部的蒙古进入中国;北方路径是指冷空气从新地岛以东的喀拉海或新西伯利亚海进入亚洲北部,由北向南经蒙古进入中国;西径是指冷空气在50 N以南的欧亚大陆自西向东经新疆影响我国东部。东北路线是指鄂霍次克海或东西伯利亚向西南方向的冷空气对中国东北地区的影响。“其中,来自西北、北方和西部的寒潮较为常见,而来自东北的寒潮不太频繁,强度也较小。”叶殿秀说。
据叶殿秀介绍,在中国,寒潮出现的频率北方多,南方少。其中,最受寒潮青睐的地区包括东北地区、华北西部和北部、西北地区北部和中部、西藏大部、内蒙古等地,年均寒潮频次在4次以上。
那么,冷冬和暖冬的寒潮发生频率和制冷量是否有显著差异呢?暖冬寒潮过程一定比寒冬少吗?答案是否定的,叶殿秀告诉记者:“冷冬和寒潮的判断因素和时间段有明显的区别,年累计寒潮频率和冷冬暖冬没有必然联系。
冷冬寒潮出现的频率不一定比暖冬多。叶殿秀举例说,比如1998年和2019年,这两年是强暖冬,但寒潮次数达到了6次,明显高于之前的冷冬,比如1983年、1984年、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