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感染不是疾病 无症状感染者不是病人 无需恐慌?

2024-11-02 10:15 生活百科 0万阅读 投稿:如何学Go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报道,12月8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独家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诊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

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各地防疫政策逐步优化。传染病的发展规律释放了哪些信号?

李兰娟院士:这次调整是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做出的,应该说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从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来看,传染病的发病往往在流行初期非常强烈,每个人也容易感染病毒,很容易导致重症感染。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严格筛查,严格隔离,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不惜一切代价救治每一位患者,从而有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保障人民健康。

随着新冠肺炎的变异,从原始毒株到delta病毒,再到现在的Omicron变异毒株,发病率越来越低,这也符合传染病的变化规律。以Xi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病毒变异特点和疫情形势,调整优化防控策略。国家出台20条,提出10条,充分体现了我国精准科学防控的高水平,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疫情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目前有哪些数据可以直接证明奥米克隆突变株的致病性和毒力明显弱于原毒株?

李兰娟院士:根据国际和国内的监测数据,与原毒株和delta毒株相比,Omicron毒株及其进化分支的传播性仍然更强,但其致病性和毒力明显弱于原毒株和delta毒株,传播性仍然较强。奥米克隆菌株主要侵犯上呼吸道,在医院引起重症或死亡的病例明显少于以往菌株,毒力和致病性明显下降。根据新加坡公布的数据,2022年1月至11月新加坡疫情期间Omicron株的致死率为0.45,远低于2021年6月至2022年1月疫情期间Delta株3.6的致死率。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未来中国疫情防控的重点是什么?

李兰娟院士:未来,无症状感染者不一定是疫情防控的重点,防控的重点应该转移到“预防重症,减少死亡”上来。同时,有必要加强对新冠肺炎重点人群的保护。应继续在新冠肺炎普及疫苗接种,加强对老年人和慢性病等免疫功能低下的重点人群的保护,确保其基础疾病的治疗。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新冠肺炎未来会继续变异吗?对于病毒的持续变异,我们应该保持什么样的态度?

李兰娟院士:新冠肺炎在未来的自然传播过程中会不断变异。与流感病毒一样,新冠肺炎变异经常会引起抗原性、传播性、致病性、药物敏感性等生物学特性的改变。进而影响目前使用的药物和疫苗的效果。还要密切关注病毒变异,研究病毒变异与致病性的关系,及时发现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危害的变异病毒。目前我国疫苗接种的普及和几种抗病毒药物的上市,加上国家对各级医疗资源的投入和充足的准备,人们不用担心病毒未来会继续变异。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感染者大多无症状,病情较轻。居民该如何看待?有什么建议?

李兰娟院士:现在,奥米克隆病毒正在全世界流行。感染者大多无症状,病情较轻。

在J上

同时,节目指出,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冠状病毒,人普遍易感。传染源主要是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通过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能引起感染。

虽然无症状感染者具有传染性,但无症状感染者不是患者,无需恐慌。无症状感染在我们的传染教科书中称为“隐性感染”。在大多数病毒感染性疾病中,无症状感染是最常见的表现,其数量往往远远超过显性感染。无症状感染不是疾病。无症状感染后,多数人可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免疫,对防止疫情扩散有积极意义。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有什么建议?普通居民应该如何做好日常防护?

李兰娟院士:首先我们要知道,即使感染了病毒,基本上也是没有症状的,所以不要恐慌。平时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合理运动,外出做好个人防护,去人员密集场所戴口罩。如果感染者没有症状,就不需要治疗。应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发热、咳嗽等症状可对症治疗。症状明显者可去发热门诊治疗。在新冠肺炎,疫苗接种仍然是预防严重疾病的有效手段。符合接种条件的应当接种,符合接种条件的应当及时接种。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huank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