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0年失能老人或增数千万 呼吁“健康老龄化”?

2024-11-02 10:14 生活百科 0万阅读 投稿:如何学运维

本报讯:近日,《柳叶刀公共卫生》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指出,由于老年人口数量的快速增加,到2030年,我国需要护理的老年人数量将会增加。

发表论文截图

本文作者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赵。根据基本的日常生活能力,如洗澡、吃饭、上下床、穿衣、上厕所、排便等。以及工具性的日常生活能力,如家务、做饭、吃药、购物、理财等。本文对老年人的伤残程度进行了评价。

1级残疾意味着任何ADL活动都需要帮助;二级残疾意味着任何日常生活活动或IADL烹饪、购物和药物治疗活动需要帮助;III级残疾意味着任何ADL活动或IADL活动都需要帮助。

本文阐述了近十年来我国老年人失能率的变化。2011年至2020年,我国老年人一级伤残率从11.7%下降到8.1%,二级伤残率从20.3%下降到14.3%,三级伤残率从24.5%下降到17.8%。指出致残率下降主要与受教育水平提高、老年人生活环境友好、医疗卫生服务改善有关。根据研究预测,到2030年,我国老年人一级伤残率将继续下降到8.0%,二级伤残率下降到13.3%,三级伤残率下降到16.1%。

然而,情况并不乐观。由于未来老年人口基数迅速增加,研究预测,失能率下降的影响可能会降低,有护理需求的老年人口将大幅增加。预计2021-2030年,我国一级失能老人将从2139万人增加到2971万人,二级失能老人将从3742万人增加到4907万人,三级失能老人增加最多,从4650万人增加到5932万人。

赵认为,未来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照顾压力依然存在,健康老龄化是未来各界应该积极推动的方向。

对于老年人口基数的快速增加,赵向本报指出,“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来继续降低残疾率,使残疾率能更快地降低”。

赵也是中国健康与养老跟踪调查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是本研究的数据来源。CHARLS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对45岁及以上人口进行抽样。受访者来自28个省的150个县/市辖区和450个社区/村庄。抽样概率基于每个地区的人口规模,样本具有全国代表性。

以下为该报记者与赵教授的对话:

在未来十年,老年人的残疾率需要更快地降低。

论文:研究论文显示,从2011年到2020年,老年人的失能率实际上是下降的,估计到2030年也会下降。起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赵:影响伤残率变化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内部健康状况,老年人健康状况越差,自理能力越差。二是客观设施老化。比如在国外,经常看到老人不能走动,但可以自己坐电动轮椅出门、上车、上火车。在这种情况下,他可以做自己的事,不用别人管。

报纸:根据你的观察,这个国家在设施的客观老化方面做得怎么样?有什么可以优化的?

赵: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室外。比如老人怎么出门,出门后在小区内走动是否无障碍?你可以看到道路上的许多地方已经有了方便残疾人的设计,但公共交通仍然任重道远。比如有直梯的地铁不多。我觉得可能需要我自己去经历,假设我是一个老人,从小区出来想去一个地方,是否可以无障碍的到达。或者即使你的家人愿意推着你坐轮椅,你能出去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室内。我国绝大多数老年人生活在农村。大量的城市化发生在年轻人中,而大量的老年人留在农村的家中。我知道很多农村家庭都有门槛和台阶,轮椅过不去,老人很难走出来,容易摔跤。另外,很多地方家里的生活设施还没有进家门,比如自来水,煤气,厕所。如果家里有厕所,有自来水,有煤气,老人的自理能力就能实现,所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论文:论文指出,尽管残疾率有所下降,但由于人口增长,需要护理的残疾老年人人数预计会增加。例如,与2020年相比,失能程度最高、最需要护理的三级失能老人预计将增加1402万人。你能详细解释一下这一点吗?这种情况给我们什么警示?

赵:在过去,伤残率是下降的。一方面,适应老龄化的客观环境有所改善;另一方面,这也是人民健康状况的改善。健康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

过去十年,失能率在下降,但老年人基数在上升,而且基数上升的速度没有未来10年快。所以伤残率下降导致的伤残人口下降,基本抵消了基数上升导致的增加。但是,以后就没这么幸运了。残疾率的持续下降可能无法抵消老年人口老龄化基数的大幅增加,因此仍将新增1000多万残疾人。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来继续降低残疾率,让残疾率降低得更快。先让老人的身体机能得到维持,这样可以更长时间的自理。这样虽然老人多了,但健康人多了,不用担心护理负担增加。

《华尔街日报》:我们现在是否正处于一个转折点?

赵:是的,中国过去的十年基本上是残疾率下降和老年人口基数增加相互抵消的十年。之后能否抵消,关系到伤残率能否更快降低。

论文:在世界老龄化和人口结构转型的趋势下,中国的老龄化趋势与其他国家,如典型的日本老龄化社会或同样是人口大国的印度相比有什么特殊性?这种老龄化趋势将如何影响我们社会的发展?

赵:与美国、英国、德国等老牌发达高收入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更快、程度更深。2050年前,中国老龄人口将超过英美,2050年左右基本超过德国。日本是人口老龄化最高的国家,但再过50年,中国和日本的老龄化程度会非常接近。

中国是人口大国,到那时应该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印度总人口即将超过中国,但人口老龄化程度比我们轻得多。到205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约为4亿,印度人口只有2.5亿左右,这意味着未来中国的人口负担将远大于印度。

这种老龄化趋势带来了经济和社会后果。从经济上讲,人口的社会负担会增加。如果我们不延长人们的工作寿命,社会保险负担的人口将会增加。养老金系统将不堪重负,出现赤字。从社会的角度来说,会有一大批人要照顾。传统上,中国的家庭照顾老人,但近年来,中国的家庭规模和儿童数量一直在萎缩。此外,中国还有大量的儿童迁移到其他地方。事实上,我们在农村已经看到了很多这样的困境。老人需要照顾,但子女在外不提供照顾,可能导致照顾危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非常关注中国老年人需要护理和护理供应的趋势。

“健康老龄化”:人的预期寿命等于人的健康预期寿命。

《华尔街日报》:您一直呼吁各界关注“h

赵:这个概念主要是指世界卫生组织的概念。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世界卫生组织也提出,健康老龄化包括两个方面: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自理能力。

我喜欢美国医学科学院最近提出的一个概念。他们在一份报告中提出,健康老龄化是指人的预期寿命等于人的健康预期寿命,也就是说人的失能期要尽可能缩短,这个过程就是健康老龄化。它强调身体机能的概念,而不仅仅是疾病,健康也不再是一个纯粹的医学概念。

论文:你曾经讨论过老龄化和长寿红利的关系:“如果我们能抓住长寿红利,老龄化可能是一件好事。人活得久了,身体健康了,就有红利了。”我们如何理解长寿加成?要挖掘其潜力,外部社会需要提供哪些支持?

赵:长寿红利是指如果我们能够实现健康老龄化,我们就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劳动力,同时减轻社会的负担,所以它不会拖累经济增长,而是会促进经济增长。

长寿红利的前提是健康。首先,人要有足够健康的生产能力。第二是能够充分利用健康的生产能力,而不是闲置或浪费。

一方面,许多国家取消了强制退休制度。为了利用老年人的能力,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停止强制退休,或者不断延长退休年龄。第二,老年人需要社会支持。在很大程度上,这里的支持是照顾的社会支持。六十多岁的人,有八十多岁的父母需要照顾,有孩子的孩子需要照顾。因此,如果社会能够提供更多的帮助,这些人的负担和压力就可以减轻,他们就可以从事更多的生产经营活动。

论文:是否有一些激励措施来鼓励人们重返劳动力市场?

赵:从国家政策来讲,第一条就是不要强迫大家退休。养老金设计的另一个方面是尽量让人觉得延迟退休没有损失。

我认为更好的机制是个人养老金制度。如果能够全面推行,也就是现在的现收现付制将全部改为个人养老金制度,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鼓励人们延长工作年限的机制设计。这样,你的钱无论什么时候用都是你的。如果你期望长寿,你会晚退休。如果你的个人健康状况很差,你会提前退休。因此,个人账户是一种有利于激励的制度。

实际上,个人账户对低收入群体的价值更大。像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等。养老金相对充足。然而,拥有大量农村户口的居民,或者从事灵活工作和新经济工作的居民,还没有开始为自己积累养老金。他们可能会面临晚年贫困的问题,个人账户制度可以让他们更早地为养老存钱。

论文:老龄化涉及经济、社会、医疗等多个领域的讨论。要实现健康老龄化,我觉得开始关注一个人的晚年是没有效果的,而是要关注一个人长期的生命过程。

赵:非常正确。人的老年健康是一生的结果,甚至出生前的一些因素都可能影响老年健康。所以国家要把眼光放长远,不仅要照顾现在的老人,还要照顾10年、20年、70年、80年的老人。

文件证据非常充分。人在年轻的时候,甚至在出生之前,获得的一些资源和营养会产生非常长远的影响。事实上,我们的孩子生来就应该是健康的,在他们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得到充分的培养和良好的教育。目前,对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农村地区儿童的支持也不足。很多父母生完孩子就出去打工,孩子成了留守儿童。所以孩子的人格培养和心理健康都得不到保障。

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是不断推进的,因为人的寿命是不断延长的,老年人和老年人口的比例肯定是在上升的,所以我们需要有长远的政策考虑。

建立具有全国代表性的中老年家庭和个人数据库。

论文:最近发表的论文是中国健康与养老跟踪调查的成果之一。你为什么开始领导CHARLS的研究工作?这项研究工作的目标是什么?

赵:这个项目从2006年就开始准备了。起初,在浙江省和甘肃省进行了调查。当时国家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远不如现在关注。但当时在经济学和人口学上,大家已经意识到未来老龄化是个大问题。到2011年,我们开始调查一个全国范围内有代表性的样本,到现在已经跟踪了10年。

这个项目的初衷是为人口老龄化提供一些基础数据,尤其是关注健康因素非常重要。我们的跟踪对象是45岁及以上,关注他们的健康演变,从工作、身体健康到病情恶化、退出市场,看他们的家庭给予他们什么样的经济帮助和关怀,是一个长期的跟踪项目。

论文:研究中的数据收集都是通过实地走访和跟踪调查完成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突出的障碍?

赵:这样一个调查是一个非常宏大而艰巨的任务。首先,我们保证数据具有全国代表性,对中国整体人口具有推断作用。要达到这种代表性,必须保证随机抽样,这个过程非常困难。

2011年进行基线调查时,按照随机原则选取某个县的某个村或社区,然后在这个社区随机抽取访谈对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在各个层面遇到不合作的情况。比如有时候某一级政府不配合,要求换一个新的县或者村,但是不行。我们必须克服这些障碍,以确保样本不会打破随机性。

此外,我们需要说服居民参与参观。受访者花几个小时介绍家里的各种情况,涉及家庭隐私,所以有些居民不愿意接受采访是正常的。首先,我们承诺保护我们的隐私,这是我们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做的。其次,我们为来访的学生做了大量的培训。目前,已有数千名学生参与了该项目。他们要学会问卷访谈的技巧,学会与人沟通,学会解释,学会在面对各种不信任时赢得对方的合作。

论文:你的研究团队下一步的研究计划是什么?

赵: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经有7万多人注册使用了CHARLS的数据。今后,我们将确保继续做好CHARLS的调查工作,并将数据提供给学术界进行各种研究。

我们自己的研究团队希望通过10年样本看到整个国家的整体变化趋势,比如60岁以上人群健康的演变趋势,收入经济的趋势,护理模式的变化等等。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huank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