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保障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有关专家将出席发布会,并回答媒体提问。
国家卫健委: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觅风表示:十项优化措施出台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相关部门已陆续作出工作部署,强调优化就医流程,充分发挥医联体作用,对发热病人、居家隔离治疗、老人、孕妇、儿童健康服务等提出明确要求。
要加强发热门诊设置,鼓励医疗机构在互联网上开展在线咨询和治疗;开展健康监测,对重点人群实施分类管理;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保障为群众的医疗服务。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中医药是疫情防控“中国方案”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贾忠武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西医结合成为我国疫情防控的一大特色。中医药是疫情防控“中国方案”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统筹行业力量,发挥机构优势,在有效应对聚集性疫情中发挥作用。
二是形成涵盖干预、治疗、康复的诊疗方案,能有效降低移重率、死亡率和发病率。
第三,坚持临床科研一体化,组织筛选一批以“三方三药”为代表的有效方剂。
国家卫健委:加强医疗资源储备,以城市为单位将收容所改造为分定点医院。
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做好医疗资源准备,可以说是做好下一阶段医疗服务工作的“先手棋”和“关键棋”。目前全国重症监护床位13.81万张,其中三级医疗机构10.65万张。重症医疗床位数接近10/10万。重症监护医生8.05万人,“可转换ICU”后备医生10.6万人,重症监护护士22万人,“可转换ICU”护士17.77万人。
为了更好地满足和适应下一阶段医疗服务的需求,国家卫健委也出台了相关文件,指导各地加强医疗资源的准备和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完善发热门诊建设。
二是指导各地加强定点医院医疗资源准备。
第三,要根据城市人口规模,将收容所医院升级为分定点医院。
是二级医院关键资源的准备。
是五级、三级医疗机构危重病资源的拓展和转化。
朝阳医院:奥米克隆株引起的重症病例比例低于2009年流感。
与流感相比,奥米克隆株的危害有多大?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在12月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奥米克隆变异株引起的肺炎或重症、危重症比例低于流感流行的2009年。
童赵辉说,奥米克隆菌株具有很强的传播性和速度,但其致病性较弱,尤其是其症状是在上呼吸道。临床上,奥米克隆株引起的重症或死亡比例明显低于其原产地
在过去的三年里,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中医一直被称为中国的疫情防控方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贾忠武在12月9日的发布会上表示,中医药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应对疫情方面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坚持传承精髓、诚信创新,推动中医药全链条深度融入疫情防控。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已成为我国疫情防控的一大特色。
贾忠武介绍,我们建立健全了疫情救治和中西救治协同工作机制,动员中医药系统精锐力量对口帮扶武汉、湖北、上海,推动有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建设定点医院,让中医专家尽快参与各地聚集性疫情救治, 并且阳性感染者可以尽早服用中药,从而形成新冠肺炎有机制、有队伍、有措施、有成效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
“我们形成了涵盖介入治疗和康复的诊疗方案,有效降低了移重率、死亡率和发病率,发挥了中医治未病的独特优势。”贾忠武提到,根据病毒变异的新变化和感染者的新特点,陆续出台了七版中医诊疗方案,并纳入国家方案。对无症状感染者和轻、普通患者以中医药治疗为主,对重症、危重患者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推动中医医疗机构设立新冠肺炎康复门诊,对密切接触者等重点人群实施中医药干预。
据报道,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召开了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专家评估会议。会议报告明确肯定了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北京中医医院院长:临床实践证明,中医中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
关于中医药在应对奥米克隆疫情中的特点和优势,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表示,三年的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是治疗新冠肺炎非常重要的手段,中医药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刘清泉说,临床经验证明,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特别是在明显改善新冠肺炎病患者的发热、咽痛、咳嗽、乏力等症状,缩短核酸转阴时间方面效果显著。
他说,北京、上海、广东、新疆、西藏等地的中医药专家根据疫情发展情况,按照第九版的指导原则,积极参与当地疫情防控和临床治疗,制定了当地人群的防治方案,丰富了中医药选择的药物范围。“这也符合中医三要素的特点,促进了中医的广泛应用。”
刘清泉还提到,在整个防疫过程中,始终推进临床科研的融合,不断深化“三药三方”及其相应中成药的临床和机制研究,进一步明确中药的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抑制肿瘤复发和转移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一是构建以市县为基础的网格布局。在每个网格内,至少形成一个医学关联。通过医联体的网格化布局,所有老年人都可以被网格化医联体全覆盖,全部纳入管理范围。
二是对老年人进行分级健康监测。首先,基层要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摸底调查,根据评估量表对老年人的基本健康状况进行分类。根据健康风险等级,主要分为三级,健康档案用红、黄、绿三种颜色标识。红黄是风险相对较高的老年人,需要实施专项管理,社区要进行日常健康监测,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服务。
第三,考虑到基层人力资源不足,另一方面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国家卫健委要求医联体中的二级以上医院,尤其是龙头医院,发挥技术指导、人工协助、远程指导的作用,派员进行住院指导、远程指导、巡回指导。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老年人健康监测的基层支持和技术支持,对基层发现的老年人健康风险进行快速处置和研判,提供技术。
此外,国家卫健委要求牵头医院特别是三级医院建立绿色通道和快速转诊机制。对于老人来说,一旦病情发生变化,不需要一步步转诊。而是可以通过三级医院开设的绿色通道,直接到医疗水平高的医院接受相应的诊疗服务。通过医联体,为我国老年人构筑健康屏障。
国家卫健委:医院不能拒绝诊断核酸阳性患者。
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医院不能拒绝诊断核酸阳性患者。医院普通门诊诊疗区应分为核酸阳性诊疗区和核酸阴性诊疗区。出示核酸检测结果后,即可根据结果进入相应的诊疗区域提供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