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医院建议患者缓做手术 有血液中心呼吁二次献血?

2024-10-14 10:45 生活百科 0万阅读 投稿:高级运维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福建莆田宋女士的母亲不久前遭遇车祸,全身多处骨折。她目前在莆田第一医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这项手术需要至少1600毫升的血液储备,但目前血库没有足够的血液。宋女士开始在网上紧急征集献血者,她焦急地等待着“救命血”的及时出现。

12月份以来,随着疫情感染人数的增加、气温的降低以及冬季采血“淡季”的到来,很多地方都遇到了献血者减少、血液中心“血荒”的情况。

来自云南省血液中心的消息称,血库告急已经危及到孕妇和危重患者的抢救。江苏省血液中心近日发出献血倡议书,称血液库存已跌破最低库存警戒线,呼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军队单位、社会团体和广大市民无偿献血。

在湖北,宜昌、襄阳、荆州、荆门、黄石、随州等地,血库同时告急.

如何应对疫情下的“血荒”?如何抵挡当前的新冠肺炎冲击波?

血液中心工作人员鼓励更多市民街头无偿献血。深圳血液中心供图

深圳血液中心在经历了短暂的“血荒”后,克服了危机。12月20日,深圳市血液中心社会事务部部长兰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们的主要对策之一是呼吁以前的献血者再次献血。

12月17日,国家卫健委在官网公布《关于印发血站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指引的通知》,明确献血者在最后一次核酸或抗原阳性后七天即可献血。12月20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全国多地采供血机构了解到,目前已无需再查献血者的核酸阴性证明。

冬季“血荒”的现实;

12月,多家血库告急,发出献血倡议。

12月9日,河南省开封市卫生健康委、市直机关工委发布《致全市无偿献血倡议书》称,近期受寒潮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街头献血人数锐减,开封市无偿献血进入“寒冬期”。开封这个400多万人口的城市,每天只有几十个血样,血液存量紧张。而危重病人、恶性肿瘤和血液病患者、孕产妇等急需用血来维持和延长生命。

提案号召党员领导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参加献血活动。全市各级文明单位应履行社会责任,组织干部职工参与献血。同时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在这个“特殊时期”,携手投入这场血雨腥风的“战争与疫情”战役。

12月13日,江苏省血液中心在其微信官方账号发布倡议书称,目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街头人流减少,无偿献血量锐减。在南京,高校陆续放假,团体献血活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南京市各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量不减反增,血液库存已跌破最低库存警戒线。江苏省血液中心呼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社会团体和广大市民无偿献血。江苏省血液中心也表示,各采血点和流动采血车将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通过献血场所消毒、分时段预约等一系列安全防控措施,全力保障每一位献血者的健康安全。希望大家消除顾虑,伸手献血。

根据江苏省血液中心的统计,12月份献血者人数和献血量均低于10月份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输血科首席技师刘在接受山东电视台采访时表示,“相对而言,医院保障的是创伤、肿瘤患者和血液病患者,所以常规手术的相对量也有所减少,短期内只能维持目前的抢救手术和血液病患者必要的治疗需求。”

《红星新闻》记者梳理后发现,最近我国很多地方血库告急。昆明、云南、宝鸡、陕西、长春、吉林、嘉兴、浙江、邯郸、河北等地的卫生健康委员会和血液中心。都发出了无偿献血倡议书。提案称,血库告急的原因多集中在近期“气温骤降”、“新冠肺炎疫情”、“冬季是献血淡季”、“集体献血活动取消”等。

医院和焦急等待输血的病人:

一些医院推迟了一些手术,病人家属在网上收集献血者。

根据北京血液中心官方号“首都献血”的介绍,以北京为例,每年临床治疗需要用血140吨,约为70万袋血液,献血人数约为40万人。其中,全市66个街道采血点提供了81%的献血量。每年的8月和年底是献血的“淡季”。在这两个季节,极端天气的影响导致街头献血量减少,冬季的困境更加明显。但是冬季的用血需求并没有改变,甚至比其他季节还要大。

12月20日,Xi安一家三级乙等医院的急诊科医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医院最近确实遇到了缺血的情况。

“据我所知,大学生是Xi安献血者中比较大的一个群体。最近高校陆续放假。再加上疫情,很多人也可能减少外出,导致献血量低,用血紧张。“医生说急诊科会有更多的外伤病人,这些病人很多都需要大量的血液。这时,通常会要求家属献血。如果情况危急,他们会尽力想办法。但在最近阶段,如果手术不太急,医生也会建议家属或患者等一段时间,避免这段时间的血荒。

最近几天,福建莆田的宋女士就遇到了因为无法采集献血者而无法给母亲做手术的情况。

宋女士的母亲在不久前的一场车祸中身体多处骨折,目前正在莆田市第一医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后续的手术治疗至少需要1600毫升的血液储备,但医生告诉宋女士,目前血库的血液已经不够了,宋女士的家人只能自己寻找献血者。

“有的家属有炎症达不到献血条件,有的在外地回不来,只能在网上求助寻找愿意献血的人。”12月20日上午,宋女士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目前还没有联系到愿意献血的人,只能等。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我国一直存在季节性、区域性、局部性的供血不足。因此,我国建立了各级血液预警和调配机制。然而,这个献血“淡季”遇上了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很多地方出现采血荒。

2020年春季疫情期间,全国也遇到了血荒的问题。据多家媒体报道,当时浙江紧急开发了全省献血预约信息系统,并通过支付宝电子献血卡向公众开放。省血液中心推出96614咨询服务热线,为爱心人士答疑解惑。此外,对于个人献血,通过在线咨询、分段预约、环境重建、严格控制流量等方式;对团体献血,根据“五色图”,建立分类发展、集中管理、联动保障的全省血液应急联动管理机制。在疫情严重的地区,献血

新规规定,核酸或抗原检测阳性7天后可以献血。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很多人表示自己被确诊为新冠肺炎,但想献血,不知道自己是否符合献血条件。

“我已经恢复了一段时间,感觉身体状况还可以。检测完抗原,我已经转阴了,但是我不知道这种情况下能不能献血,我担心大家不接受。”一位网友说。

12月17日,国家卫健委在官网发布《关于印发血站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指引的通知》,明确献血者在最后一次核酸或抗原阳性后七天即可献血,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血荒。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消息,国家卫生健康委、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组织专家对《血站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指引》进行修订,形成《血站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指引》。

与2021年《血站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指引》相比,本次修订根据疫情防控政策进行了调整,新版工作指南删除了关于密切接触者、亚密切接触者、有中高风险地区居住史人员暂停献血的相关内容。同时,建议接种基因重组疫苗和灭活疫苗后暂停献血48小时。

最有意思的变化是,基于国际惯例和我国情况,明确新冠肺炎感染,在新冠肺炎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最后一次阳性结果后7天可以献血;或者重症感染者,痊愈6个月后可以献血。

12月20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全国多地采血机构了解到,目前已经不需要查献血者的核酸阴性证明,而在部分地区,以前需要查献血者的24小时或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重庆血液中心12月初出具《关于优化应急采供血相关工作的通知》,表示参加无偿献血无需出示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昆、珠等地采血点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献血者献血时不需要出示核酸阴性证明,但需要填写新冠肺炎感染相关健康状况查询表,确认献血者符合“距上次阳性已超过7天”等条件。

深圳样本克服“血荒”;

曾经号召献血者再次献血。

受类似因素影响,广东省深圳市血液中心也从12月初开始遭遇短期“血荒”威胁。和北京类似,深圳日常医疗用血80%来自街头采血点采血。

“我记得12号那天很冷,当时全市只有不到100人献血。要知道,深圳是一个17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12月20日,深圳市血液中心社会事务部部长蓝感慨地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不过她也表示,通过一系列的方式,血液中心还是可以保证医疗用血的稳定需求。

萧玉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深圳每天的医疗用血量约为24万毫升,这意味着深圳每天有650人需要无偿献血。“红细胞的保质期一般在35天左右,我们血库一般会维持12到15天左右的库存,以应对突发情况。最理想的状态是每天有650人左右献血,维持平衡。”

12月,深圳血液中心也出现了献血人数骤减的情况,但工作人员通过一系列措施缓解了持续的“血荒”。

“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是,我们聚集了那些以前的献血者,并再次回来献血。这些市民都有过献血经历,所以更容易被说服。”肖兰说,他们已经抽调工作人员给已经献血的市民打电话、发短信,说明目前的情况,呼吁符合条件的献血者回来再次献血。另外就是发布消息,进一步宣传,降低人们此时对献血的顾虑。

萧玉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从实际效果来看,这次还是有很多人回来再次献血。“这实际上有很大关系

蓝提到的另一点是献血者的“荣誉感”。她说,在日常宣传中,让献血者觉得无偿献血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社会互助。他们每次还会给献血者送小纪念品,成本很低,只有十几块钱。“我们希望传达的理念是,虽然这个纪念品的物质价值很小,但它给人的精神满足是丰富的。”

当一个城市的血液中心有比较充实的血液储备时,也会给人们带来充分的安全感。

“几天前,一个年轻人卷入了一场车祸。抢救的时候用了15000毫升血,有个女的产后出血。救援中使用了8000毫升红细胞,相当于至少20人的献血量。两名患者后来都转危为安。”肖兰说,如果医生抢救时手上没有血,他很可能错过了最佳抢救时机,后果可想而知。

一个公益基金会的呼吁

不用担心献血后免疫力下降。

深圳血缘公益基金会也感受到了目前很多地方的血荒。

基金会执行理事兼副秘书长王健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短缺是近年来少有的,血缘公益近期已经联合三个城市发出了倡导信。据悉,目前已有106个城市与血缘公益基金会签署了公益合作协议。

王健表示,作为一个公益组织,血缘公益基金会的服务包括与企业、高校、社会组织合作,为公益事件策划献血活动,组织各种献血日。但是最近因为疫情的原因,一些本该举行的献血活动暂停了,献血的次数和人数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少。

对于有人担心疫情下献血后免疫力下降,王健表示,众多学术研究表明,献血与耐药性没有直接关系。“国家想了很多办法,建立了非常完善的安全高效的采供血体系,但是公民认知的提高还需要重视。"

血液供应紧张不是最近的问题。王建说,无偿献血是全民的公益事业,无偿献血是人类的互助行为。不过这方面在国内还在普及。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huank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