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消息,“支持发热门诊挂号!”随着微信群里的一声号召,一个又一个“我报名”接踵而至,包括我这个在门诊部工作了近30年的“老兵”。
我的名字是王娟。我是护士。我曾经是医院门诊部的一员。我51岁了。三年前,我不仅是第一批战斗在发热门诊的医生护士,也是第一批感染新冠肺炎的危重病人。当时我在ICU昏迷了五天。幸运的是,我被战友救了出来。
自从我感染新冠肺炎病毒以来,已经将近三年了。随着疫情政策的优化调整,武汉也将面临感染高峰,发热门诊是最需要人的时候。现在,虽然我已经离开了门诊,但此刻我必须走了。
我很少回忆当时的情况,甚至我的同事也没有完全听过。但是,今天我想说出来,用我的亲身经历来鼓励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
2020年1月11日,王娟医院的协调板上写着值班人员和可协调床位的信息。右上角标着“坚持住!胜利!”
发热病人转院后感染了“不明原因肺炎”。
那年的冬天似乎和往常没什么不同,一样的冷,一样的苦。感冒、流感、支气管炎……每年这个时候,医院的门诊部都异常繁忙。
我作为门诊部的一员,主要负责门诊部的正常运转。当时,人们不知道新冠肺炎是什么,它被称为“不明原因的肺炎”。很多发热病人来到发热门诊。
直到2020年1月2日,接到上级指示,要求建立、改造、建立多带带的发热门诊。门诊部、感染科、放射科相互协调,两天之内就规划出了符合医院要求的发热门诊。
新发热门诊投入使用后,很快面临严峻考验。从一天十几个人,到几天后的几十人,再到一周后的近百人,咨询量以这样的速度翻倍。没有系统的诊疗方案,一切都在探索阶段。
我们做好了门诊准备,培训和验收门诊,慢慢总结出一个发热门诊的操作流程。
1月20日,一个由十几名高水平专家组成的小组来到我院,并参观了我们的发热门诊和疑似和确诊病例的治疗设施。
“你很专业,诊疗流程很规范!”听到高水平专家组的肯定,大家都不禁红了眼眶。那一刻,我们代表的不仅仅是武汉的医院,而是中国的医院!
三天后,武汉宣布暂时关闭从韩的通道。很快,我就接到了去武汉某二级医院设立发热门诊的任务,定点收治发热病人。当时很多二级医院的医生都没见过这种阵仗,也没接触过这么多病人。为了发热门诊尽快投入使用,我们一刻也不敢停留。
1月23日,除夕前一天,下午4点接到指令,晚上开门诊。
婴儿的啼哭、老人的呻吟、电话的铃声……诊所刚开张没多久,发热门诊就迅速被涌入的患者填满,空气中似乎弥漫着焦虑、沮丧和担忧。
半夜了,还是有很多病人在排长队。我们在现场尽力安慰他们。如果人数不够,就用一个人当两个人;如果防护不足,尽可能留给一线。
就这样,我们坚持了一个多星期,直到避难所投入使用,定点医院的发热门诊得到了一点喘息的机会。
也是在这个时候,我发现自己的身体好像出了状况。那天是2月6日,正好是正月十五。仔细想想,我之前也有过一些症状,比如发烧,腹泻等。但是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我就把这些当成疲惫,没在意。
我住进了新冠肺炎的重症监护室。
随着核酸的阳性检测,所有的线索都得到了解答。我当时给领导发了信息,告诉我确诊的消息。
“这段时间你太辛苦了,一定要好好养病。别怕,我们都在你身边,你一定会熬过去的!”看到这条消息,我一下子憋不住了,眼泪不自觉的流了下来。那种依赖的感觉,让人觉得温暖又踏实。
第一周,我的症状还可以,不算太重。我就想,我得快点好起来,这是医院的关键时刻。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2月10日开始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很差,降到90以下。两天后,我被推进了重症监护室。
第一天治疗后,给我用了无创呼吸机,但还是没有止住血氧饱和度的下降,已经降到80左右了。无奈之下,ICU的同事决定给我插管。
2020年2月25日,我在病房里学会了走路。
这是我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地方,我信任这里的每一位同志。我相信他们会让我起死回生。
插管前,同事一直鼓励我。他们拉着我的手说,“我们都会在你身边。你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全力营救你的。”
上了呼吸机后,我昏迷了五天。对我来说,和新冠肺炎战斗是最艰难的时刻。当时我身上几乎插满了管子,胸口插着呼吸机,鼻子里插着胃管,下身插着尿道管,手上还在输着点滴.
在战友们的不懈努力下,我被他们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拔管那天,我隐约听到手术医生说要等生命体征平稳了再走。一旦呼吸不好,就要及时插上。后来才知道他也被称为“重病八仙”之一。
副总理视频连线,她让我照顾好自己的病。
不是一觉醒来就万事大吉,但还是有很多危险。肺功能等各种身体机能严重受损,激素用量最大化,恢复过程缓慢艰难。
刚开始我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后来慢慢能说几句了。在ICU那段时间,我基本不能动,身体真的疼得厉害,护理人员就给我按摩。很多都是第一次见,很多都是外地来支援武汉的。每当我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我就想念他们。当我准备好了,我必须对他们说谢谢。
但是,这句感谢的话并没有实现。因为等我回来的时候,他们已经奔赴新的战场,只能在心里默默为他们祈祷。
大家都说武汉是座英雄城市,但英雄不仅仅是武汉人,还有千千万万帮助过武汉的人。危机中,武汉不是“孤岛”,更不是孤军奋战。武汉的背后是中国,全国人民和武汉人一起守护着这个家园。
2月25日,孙春兰副总理与在武汉感染新冠肺炎的医护人员进行了视频连线,其中也包括我。她对我说,我要放心,我要养病,争取早日康复。我当时还躺在ICU,听到这些话真的很感动。
康复后和医护人员合影。
“给她换一张靠窗的床”
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病情开始好转,从ICU转到普通病房。从鬼门关开始,恢复总是一个艰难而缓慢的过程。
“现在生命体征基本稳定。给她换一张靠窗的床。如果她看到阳光,她可能会感到希望。”重症医学科张医生的这句话,至今想起来都觉得温暖而有力。
那种感觉,仿佛阳光突然照了进来,一扫我心中的阴霾。
后来他们真的把我换成了窗户,阳光照进来的那一刻,世界仿佛都亮了起来。当时ICU办公室就在我的床对面,透明的房间里最醒目的就是墙上的党员名单和工作日志。赶时间的医生往往就呆在那里,写了几笔就又忙起来了。
看着他们,我在想他们是怎么活下来的,估计比我的难多了。我之前不知道什么是沸腾,但是那段时间我彻底体验到了。无论是对医疗还是对病人,那段时间都是一段火热的记忆。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半天,一天……每个人都要努力活下去,熬过这煎熬的每一分每一秒。
2020年3月11日,我各项指标恢复,达到出院标准。
3月24日,医院隔离期满后,我就可以出院回家了。走出医院大门的那一刻,久违的新鲜空气扑面而来。那一刻,我才真正意识到,一切都过去了。
这是转入普通病房后恢复期的样子。那时,我觉得阳光是如此温暖,从来没有这么温暖过。正是这道光,曾经给了我活下去的力量。
我一回到家,妈妈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怎么这么黑?”那时候他们还不知道我感染的事,以为我是抗疫工作这么累。时间长了,他们才一点点了解到当时发生了什么。
回国后开始恢复一些网上的工作,通过微信和电话与同事交流。同时我也在有步骤的进行康复训练,包括呼吸,体能等各个方面。
2020年5月1日,我重返工作岗位。当时距离武汉解封已经过去了近一个月,医院也在慢慢回归正轨。
我也是。起初,我身体虚弱,经常需要休息。差不多两个月后,基本恢复正常水平。一旦重症患者能这么快重返工作岗位,而且身体各方面都很好,对于周围的人来说是一件很振奋人心的事情。
回来后,看到发热门诊里一家人整整齐齐,我终于放心了。摔倒后,最怀念的是和我并肩作战的门诊战友。好在疫情最严重的那段时间,除了我,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没有一个被感染,保洁保安也没有一个被感染。
从那以后,我的想法变了很多。以前做事情热情很高,现在轻松多了。经历过生死,我似乎更懂得了“珍惜”这个词的含义。无论是家人还是战友,我都更加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
今年生日,我去拍了一组我一直向往的旗袍艺术照。生活还是美好的。
从2020年到2022年,没有不可逾越的冬天。
这三年来,很多人会问我,你当时害怕吗?你后悔去前线了吗?
恐怕会有,但这是我必须做的事。那时候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每天看着越来越多的病人,心里都会有恐惧。通常,医务人员会问:“为什么今天有这么多病人?”“有些病人对我指手画脚。”但是每个人,仍然选择留在那里的人,可能会抱怨,但是绝对没有抱怨,没有人离开。
你后悔吗?这个问题我想了很多次,但似乎都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我只知道如果这种事再次发生,我也会这么做。这是一种本能,一种习惯。只要有人需要我,我就会背弃。
就像今天,我发出“我报名了”这三个字的时候,没有多想,就很自然的打了出来。和我一样的还有各个部门的兄弟姐妹,没有任何犹豫,甚至有的还在燃烧。
发热门诊成立的时候我也在,没人比我更了解这个地方。后勤保障,心理安慰,临床给药,协同管理,我什么都没忘。再一次和曾经的战友并肩战斗,这种感觉让我感觉回到了三年前。不同的是,这一次,我们更有信心了。
与三年前相比,今天的病毒不再像那时那样危险,我们也有了更多的抗击病毒的经验。也许,还会有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但我们一定会想办法克服它们。
没有克服不了的冬天。2019年冬天是这样,2022年冬天也会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