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核材料专家武胜院士逝世 曾参与我国“两弹”研制攻关?

2024-09-25 09:52 生活百科 0万阅读 投稿:如何学Python

从论文工程物理研究院获悉,著名核材料与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武胜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4日8时30分在成都逝世,享年89岁。

武胜院士1934年9月23日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他于1953年8月入党。1955年赴苏联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基冶金学院和莫斯科有色金属学院学习,被授予冶金工程师称号。1960年回国参与两弹研发。1971年加入三线建设。1982年任中国核材料学会常务理事。1989年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所总工程师兼科技委主任。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任中国核材料学会副理事长。2004年任表面物理与化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武胜同志长期从事特种材料的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创新。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军队科技进步奖等奖项。退休后,他仍然关心支持核武器的发展。

在谈到自己的贡献时,武胜总是说,“老一辈科学家几十年来默默无闻地为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跟他们比,我还差得远。”

建国初期,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十分落后,急需大量有色金属专业人才。在此背景下,1956年9月,武胜进入莫斯科有色金属与黄金学院学习有色金属压力加工。1960年回国后,武胜进入为适应中国核武器发展需要而建立的吉尔部京九研究所,参与了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工作。

摆在球队面前的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他们都没有见过元素铀,不知道它的物理化学性质,也没有现成的热处理工艺。要解决技术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能马上开始的。

武胜和他的同事们决定自力更生,“学你不知道的,学你需要的”。他首先研究了门捷列夫周期表中与人工核反应合成有关的九种锕系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相关知识,然后深入探索了与铸造有关的知识,以及真空系统的建立和测量。经过不懈努力,九院先后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和高浓缩铀的提炼。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武胜等人立即转向氢弹热核部件成型技术的研究工作。最终,他们成功建立了部件成型工艺状态控制与安全实验系统,设计调整了部件成型工艺装置结构,系统研究了工艺参数对产品微观结构、缺陷及相关性能的影响,为我国首次氢弹样机试验提供了符合设计要求的部件。

一种特殊的物质被称为物质世界的“魔鬼”和“天使”。出现了很多尚未解决的世界级难题,被称为物理学家的梦想,工程师的噩梦。“为军事目的控制核武器”是武胜毕生的工作。

上世纪80年代,特种材料研究团队一度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在武胜和老一辈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核燃料循环与材料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成功建立并逐步发展。他亲自担任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培养了一批特殊材料研究领域的科研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huank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