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短中小学学制 让年轻人有更多时间成家立业?

2024-09-22 10:32 生活百科 0万阅读 投稿:运维知识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消息,近日,生育人口研究发布了关于学前与基础教育的文章《中国教育和人口报告2022版》。该报告由、黄、何亚夫、等专家共同完成。报告在分析了我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等阶段的投入和收益后指出,家庭教育负担重是我国生育率低的最重要原因。人口研究专家建议,大力建设婴幼儿保育机构、取消中考、缩短中学学制等措施将有助于改善现状。

报告指出,“托幼服务体系结构失衡”是我国学前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同时,0-3岁儿童的托幼服务存在严重的供给缺口,并且随着未来出生人口的下降,3-5岁儿童的幼儿园服务可能会从“高覆盖”演变为“供过于求”。

数据显示,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约4200万人,其中1/3的婴幼儿对托育服务有强烈需求,而目前实际托育比例仅为5.5%左右。另一方面,2021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9.48万所,在园儿童超过4800万人。随着中国出生人口在2-3年内降至1000万以下,普惠性幼儿园“过剩”现象已成定局。

报告称,财政投入不足是入学率低的主要原因。2020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对幼儿教育的投入主要用于3-5岁的儿童,0-2岁的幼儿教育投入亟待提高。

研究表明,0-2岁幼儿入托率与生育率呈正相关。托儿服务较好的国家往往是生育意愿较高的国家。对此,育儿人口研究建议政府直接或牵头建设至少10万个托幼中心,将0-3岁儿童入托率提高到50%左右。为实现这一目标,预计每年需要财政补贴约4000亿元。

关于义务教育和高中的多重负担,报告建议进行配套教育体质改革,包括取消中考、推迟普通教育分流、中小学学制缩短两年等措施。人口研究专家表示,创新人才的黄金创新年龄在30岁左右,女性的黄金生育年龄也在30岁左右。目前,接受教育和建立家庭的时间是相互严重冲突的。因此,缩短学制,取消中考,可以减少中考和高考的干扰,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育系统效率提高,年轻人有更多时间成家,父母负担减轻,生育意愿也提高,以期缓解人口萎缩和老龄化趋势,提高我国创新能力、综合国力和生活水平。”人口研究专家梁建章说。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huank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