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老人主动去打第四针疫苗 “阳”了最惦记生产?

2024-09-22 10:31 生活百科 0万阅读 投稿:运维问答

《农民日报》报道,疫情防控措施“新国十条”一个月前出台。农村是什么情况?请看今天辽宁、吉林、河北、上海、江苏、安徽、广东、重庆、云南、新疆、西藏11个省16个村的疫情调查。

疫情防控措施“新国十条”出台一个月后,农村情况如何?随着春节临近,返乡人数逐渐增多,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压力持续加大。各地有什么对策?1月7日,农民日报中国农村网记者走进全国31个省份的51个村庄,走访村民、乡村医生、乡镇卫生院、敬老院工作人员和村干部,了解当前农村防疫情况。请看今天辽宁、吉林、河北、上海、江苏、安徽、广东、重庆、云南、新疆、西藏11个省16个村的疫情调查。

辽宁省北票市四家坂村:全村80%左右的人感染,大部分已经康复。

“我是去年12月13日被感染的。可能是身体好,有点咳嗽。睡一天就好了。”辽宁北票市四家坂村村民李京奎告诉记者。

北票市是辽宁省乡村振兴重点扶持县之一。四家坂村545户1743人,常住人口453户1453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石告诉记者,全村80%左右的人都被感染了。目前大部分已经康复,没有重症患者。据她了解,村里死了两个有基础疾病的老人,一个80多岁,一个70多岁。

李静是村卫生室的医务人员。大面积感染前,她准备了100多盒扑热息痛等常用止咳退烧药,够200人用。

“疫情发生后,药品供应开始紧张,但还是有可能拿到药的,比较少。我们诊所的退烧药一直没断过。现在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诊所也不需要储备太多的药品,可以随用随取。”李静说,四家坂村离家近10里,离北票市、朝阳市也不过20公里。现在很多村民家里都有车,去市里的医院很方便。如果他们有严重的疾病,可以及时送到城市治疗。

“村民情绪比较稳定,大家都从Aauto更快和微信上了解情况。我们还在村里的微信群里发防疫宣传,把防疫要求发给疫情防控组。这个小组的成员主要是村干部和网格员。石说,村里已经准备了500个口罩和两箱消毒水等防疫物资。目前防疫没有太大困难,就是前阵子封村治理的时候整个村子都累了。

吉林省农安县和龙镇村,开安镇村、张马三村:“阳”,但最重要的是生产。

“我家是去年12月12日的‘杨’,现在都好了。我生病的时候,村干部和村医给我们送药,什么都不耽误。我们现在正在等待一个无疫情的春节。”65岁的村民刘志成在吉林省农安县和龙镇邓嘉村说。

据邓嘉村委会会计陈菊介绍,全村有1800多人。自去年12月以来,已有9名患有基础疾病的老人去世,年龄在70岁至90岁之间。大部分被感染的村民现在基本都好了,可以正常工作了。

这是冷风。农安县开安镇万宝村的孙正准备开着三轮车回家。他是村里的养牛大户。虽然两者都是“阳”,但最重要的还是制作。“我们就吃点药。康复后,我们要好好养牛。这是最重要的。”他说。

“现在要出去赚钱,一定要做好防护。”走进村边的农贸市场,出摊的曲希香还没“正”起来,但看到家人带着我后

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大西梁村:我身边的亲戚邻居几乎都被“杨”过

冬天像金子一样珍贵。1月7日上午,距离河北省保定市约10公里的莲池区韩庄乡大西梁村,四五位老人正在村活动中心门口晒太阳。

68岁的孙炳新是村活动中心门口的常客,熟悉村里的情况。“我感觉在和市区相同的时间段,我们村陆续出现了发热、疼痛、咳嗽等新冠肺炎感染症状,而且几天内越来越多。”孙秉新说,身边的亲戚邻里几乎都“阳性”了,很少听说没被感染的。

据孙秉新介绍,村里的人都很确定自己是“阳性”还是“阴性”,焦虑的测试不多,基本都是凭个人感觉。如果觉得自己很可能被“中招”,就会去村卫生室,找村医要退烧止痛等感冒药。“村卫生室的药品虽然紧张了几天,但最近有所缓解。现在大家都挺稳定的,那怎么办?”孙秉新说。

走进对面不远处的党群服务中心,记者找到了村党支部书记王。据他说,大西梁村离市区很近。目前户籍居民2800余人,外来租房者1500余人。从去年12月初到现在,村里居民的感染率应该不低于70%。

王说,最近一个月去世的老人有4位,其中一位96岁的五保户正常死亡,由村“两委”打理后事;一位93岁的老人死于基础疾病;72岁老人卧床5年去世;另一名71岁的老人死于突发心脏病。

“村里一直很关心老人,特别是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老人、建档立卡的五保户。”王说,农村的网格化管理在疫情防控中是行之有效的。“这几年的疫情防控,确实起到了反映情况、上报统计、组织防控的作用。目前,该村常住人口疫苗接种率已达95%。”该村仍然保持着农村防疫的做法。每隔两天就用小雾炮对大街小巷进行喷杀,为疫情防控筑起了一定的卫生屏障。

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田萍村:感染人数逐日减少,居民情绪稳定。

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田萍村常住人口近1700人,其中居民区居民860人,企业职工600人,农民220人。事实上,田萍村在过去三年里的防疫是成功的,前两年几乎没有出现症状的病人。根据村支书严云龙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艳的抽样估算,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全村感染人数在80%左右。

据了解,敬老院、村里基本疾病的药品都不缺。经过三年的防疫,村民们也养成了利用村里的微信群互相帮助的习惯。“谁缺药,谁就得到各方支持。”但老年人感染后的临床症状却有些“隐蔽”。是否感染病毒无法在第一时间判断,出现症状后也不一定发烧。检测结果也可能是阴性,所以无法第一时间判断是否吸毒,用什么药。相对来说,他们是“被动”的。

据张艳介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现症状的感染者比平时增加了50%。经医护人员初步诊断后,这些人被分流,症状较轻的在家休养,严重的动员去医院治疗。元旦过后,感染人数逐渐减少,康复的人越来越多,村民的情绪也逐渐稳定。

江南京市高淳区街村

从去年12月20日到去年年底,诊所基本处于高位运行状态,两个医生同时上线,勉强应付。高峰时段,到处都是药品短缺。“之前整盒卖的药只能拆开,限量6片,满足必要需要。缺药后一周左右,医疗物资跟上,情况基本缓解。”魏玉国介绍。

“可以说第一轮高峰已经过去,初步估计已经有70%左右的人感染了新冠肺炎。”魏玉国判断,目前每天的咨询量逐渐放缓,基本恢复到平时的状态。但为了更好地帮助村民尤其是老人及时关注身体状况,“村卫生室配备了血压计、血糖试纸等一些基本的医疗设备资源,并配备了血氧仪,可以及时观察新冠肺炎感染后的身体状况。”他说。

安徽省肥西县上派镇派河社区紫蓬社区:春节将至,后续防范仍需加强。

近日,记者走访了安徽省肥西县上派镇派河社区卫生服务站。8位老人在诊室挂水,3位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为他们忙碌着。上派镇派河社区卫生服务站不仅承担本社区居民的医疗卫生工作,还承担上派镇中心卫生院灯塔村卫生室的职能。这意味着一个村庄、一个社区的数千人在这里接受治疗。在药店,记者看到布洛芬等药物都有全额保障。

“布洛芬多带带出售,售价50美分,限量6片。一旦发现重症患者,我们会建议他们转院到市级医院。”诊所负责人王敏打开记录的账户说,去年12月22日,新冠肺炎的治疗达到了顶峰。以前每天都有几十个人上门领退烧药,但从元旦开始只有三个人领到了退烧药。

基层党组织在其中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王敏介绍,在病毒袭击的高峰期,当地已经通过村镇网格员提前给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发放退烧药,大大减轻了基层卫生院的压力。

在远离县城的紫蓬镇紫蓬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程家要来回为吊水病人换药。“上月中旬,卫生服务站迎来了就诊高峰期。每天都有20多位老人因感染引发的其他疾病而挂水。”成珈莹说,目前感染率一直处于下降趋势。

安徽省肥西县紫蓬镇紫蓬社区卫生室八旬老人求医。农民日报中国农村网记者杨丹丹摄

目前,农民的用药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农民的心态已从紧张、担忧逐渐转变为平和,农村社会总体稳定。但随着春节临近,农民工返乡高峰仍存在农村二次感染风险,后续预防仍需加强。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八角村、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瑞边村、清远市清城区龙塘镇新庄社区:“部分老人主动打第四针疫苗”

钟和李曼娇还记得他们生病后的惊心动魄的情景:患有基础疾病的李曼娇几次出现呼吸急促和休克。当天,她被120送往镇卫生院急救。她脱离危险后,服药进行家庭治疗。

他们是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瑞边村的村民。去年10月至12月疫情高峰期,广州处于“震中”,下辖及周边市县防疫形势严峻。去年12月上旬,农村随着人流迎来一波疫情高峰。根据记者的消息,英飞公司

据了解,在轻症患者救治过程中,村“两委”、村卫生站、私人诊所和公益组织构成主要防控力量。如瑞边村88岁患病的“五保户”钟,及时收到村干部送来的医药包,碧角村慈善联合体等组织会主动了解老人的日常生活情况,协助其取药。

目前,据记者走访了解,农村地区的基本防控物资能够得到保障。清远市清城区龙塘镇卫生保健所向贫困及其他弱势人群免费发放药物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新庄社区收到后,通知并向各村民小组宣传,让有需要的村民前来领取。目前还剩下一些药物。

瑞村村干部王龙辉告诉记者:“村里老弱病残的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另外,通过村里通过发放明白卡、微信群等渠道的宣传引导,一些老人主动去打第四针疫苗。”

重庆渝北区木耳镇金刚村:村里六组人都建立了重点人员台账。

位于主城的渝北区,是重庆此轮新冠肺炎感染的“重灾区”之一。渝北区木耳镇金刚村,常住人口482户1010人,距渝北城区仅20分钟车程,距镇政府8公里。“自这次疫情爆发以来,大约70%的村民都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目前无重症患者和死亡。”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石源告诉记者。

“村干部特意给我们送来煎服中药,趁热喝就行了。”1月7日,在重庆市渝北区木耳镇金刚村17组,73岁的独居老人肖元久捧着一袋中药告诉记者。每日农民中国农村网记者邓宇摄

1月7日,在该村17组,独居的73岁老人肖元久拿出村里几天前刚免费发放给60岁以上老人的“健康包”。里面有对乙酰氨基酚、连花清瘟等药品,还有医用外科口罩、抗原检测试剂、防疫温馨提示卡等。确保感染后及时用药和就医。

临近中午,阳光明媚,邻居陈安禄端着碗坐在院坝里,吃着萝卜炖肉和米饭。他又赶回了村里那个色彩斑斓的庄园工地,继续他的砌砖工作。“他从来就不是‘杨’!”妻子李昌琼指着丈夫告诉记者,她正忙着晾晒刚做好的香肠和腊肉。快过年了,夫妻俩忙着买、杀、卖猪,加工香肠、腊肉。"在此期间,仅香肠一项就赚了1000英镑."李昌琼说。

在村卫生室,解热镇痛药包括布洛芬缓释胶囊、感冒灵、李强枇杷露、咳特灵、复方甘草片等药物。据诊所医生王静介绍,按照村里20%的常住人口,诊所配备了解热镇痛药、止咳药等对症治疗药物和抗原检测试剂,基本可以满足村民就医需求。

石源介绍,村里对患有基础疾病的老人、孕妇、婴幼儿、孤寡老人、贫困户、返乡人员等6类人群建立了重点人员台账,实行村干部与乡村医生联系帮扶重点人员,做到送饭有人送、买药有人买、重症有人管、种田有人帮。

云南省安宁市八街街道凤仪村:最担心的是春节返乡人员。

“去年年底,两名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85岁以上老人去世。”云南省安宁市八街街道凤仪村委会治安员赵立斌介绍,这个村60岁以上的老人有220多人,冬季本身就是老人疾病的高发期。

关于泰国的感染情况

云南省安宁市八街凤仪村卫生室药柜上摆放的药品。农民日报中国农村网记者闫摄

村卫生室的药柜里装着花清温胶囊、氨酚咖片、感冒止咳颗粒等共计80余种药品。据王占华介绍,近期从八街卫生院采集了连花清瘟胶囊、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抗原试剂等8种相关防疫药品和物资,均为免费药品,重点针对该村出现感染症状的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一旦有需求,就会免费发放。

前期,八街卫生院已经发放了50盒抗病毒颗粒,村卫生室全部免费发放给村里的残疾人和精神疾病患者。随着感染人数的下降,新收到的抗疫药物已经用不上了。目前凤仪村的药品储备基本可以满足需求。

目前,凤仪村疫情防控最大的关注点是春节返乡人员。但赵立斌说,现在村里已经建立了网格化监管体系,村干部都是网格员。春节期间可以随时监控返乡村民,一旦有事可以及时响应和处理。

新疆乌鲁木齐县板房沟镇七工村:有两辆巡逻车,可以随时运送危重病人。

“12月17日出现症状后,去镇上集市的药店买药。当天下午到的,没有流失,正常价格购买了头孢菌素和复方氨酚胺片两种药物。”新疆乌市县板房沟镇七工村村民王红兵说。

七工村位于乌鲁木齐县乌鲁木齐市南部天山北麓,距县城约5公里。七工村的村庄面积很大,东西长约10公里,南北宽8公里。

不过村民看病买药方便,村卫生室的药品也准备得很好。七个村民小组有的在镇政府市场周边,去镇卫生院也方便。

长期以来,村支部委员会的赵小锐一直负责防疫工作。据他介绍,从12月份开始,村里已经有两位75岁以上的老人去世了。一名患者患有脑梗塞等疾病,另一名患者患有肺心病等疾病。

通过村卫生室、电话和互联网的访问,七工村新冠肺炎感染人数已达到全村总人口的81%以上。在294名65岁的老人中,未受感染的人数不到10人。最近建议40个左右的病人去镇医院和县医院,没有危重病人。

在村里协助工作的镇卫生院院长海沙尔杜贝克说,如果有危重病人,镇卫生院随时可以出车。另外两辆巡逻车最近一直在镇上进行日常医疗服务,也可以随时运送危重病人。所有村民小组都有硬化道路,可以在夜间和雨雪雾天使用。

西藏拉萨曲水县才纳乡白堆村:“未雨绸缪应对重症”

白堆村,平均海拔3700米,位于西藏拉萨曲水县才纳乡。目前,6500亩耕地的秋收已经完成。2月藏历新年后,将开始新一轮的耕作。

“目前疫情的影响不是太大。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1545人。目前感染105人,无重症患者。”那翔民生办公室主任李豪说。

在村卫生室,村民普布扎西正在领取免费的“爱心包裹”,里面有连花清瘟胶囊、体温计、口罩、消毒液等。“这是专门为老人、小孩等特殊人群免费发放的。现在乡镇干部挨家挨户走访,给我们讲防护常识。村卫生室随时都有人,村民的防疫意识也提高了。

在改善村卫生室药品和人员配备的同时,全乡招募了7000多人,配备了3 120救护车和13名急救人员,提高了危重病人及时转诊的能力。“但是防疫药品和设备还有些困难。除了止痛药和布洛芬,其他退烧药都供不应求;设备上,氧气表和补氧配备不够,要提前做好重疾的准备。”李豪说。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huank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