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莫公路经过多雄拉雪山冰雪区。据视觉中国
红星新闻,据新华社报道,1月17日19时50分左右,林芝市墨脱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群众报警称,米林县派镇至墨脱公路多雄拉隧道出口处发生雪崩,造成人员和车辆被困。截至目前,搜救人员已找到8名遇难者,失联人员搜救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截至18日17时30分,应急救援指挥部已投入专业救援人员246人,以及各类车辆70余辆、大型机械10台、搜救设备994件,共挖掘救援通道350余米。林芝市委、市政府正组织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增派专业救援力量,全力以赴做好搜救工作,组织人员做好失联遇难者家属安抚和善后工作。
林芝市应急管理局:
1000多人参与救援,已经转了三圈。
1月19日上午,林芝市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目前投入的救援力量比18日有所增加。目前大型救援机械约30台,救援力量1000余人。
现场参与救援的另一名林芝市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救援正在分区域挖掘进行。“主要道路,现在我知道有三个转弯已经开通了。我们是分批挖,一共9转。现在我们这里已经推进到4转左右,救援力量充足。”
林芝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部发出紧急应对雪灾的通知。
现场救援人员:
很多车辆被积雪掀翻,积雪没到人的腰部。
1月19日,红星新闻记者联系到事发现场一位曾参与救援的当地村民洛桑顿珠。他说,事发当晚,他得知朋友被困,赶到事发现场救援。
“县里有个朋友说要去墨脱工地打工。他和另一个人各开一辆车,两个人一起去。晚上回家的时候爸爸给他打电话。他说他们在多雄拉隧道的入口处,正准备进去。过了一会儿,我得到消息说发生了雪崩。我朋友没去,车被埋在雪里挖不出来,但刚好另一个人在他前面,侥幸逃脱了。”
洛桑顿珠说,他在得知朋友被困雪崩后前往现场,但朋友已经遇难。“前天晚上人们发现了它。雪对着车,车翻了好几次。人直接被压在车下。我们赶到那里时,乡政府和墨脱交警都在场,正在抢救。”
洛桑顿珠说,雪崩发生后,现场非常复杂,路况非常糟糕。隧道入口的一些部分已经被掩埋,积雪没有到达人们的腰部。“雪太大了,人们站不起来,走不进去。如果你抬起这只脚,另一只脚就会陷进去.你看不到原来的路。”
洛桑顿珠说,他在现场看到很多车辆被积雪掀翻。车辆分散,数量无法估计。“太多了,很多都没有被雪覆盖,都是围着天转的。”
洛桑顿珠告诉记者,在事发现场,他和当地民兵带着装备参与救援。他发现被困车辆中有两人,另一人疑似在雪深处失去温度。
“离隧道出口大概一百米左右,我发现车里有两个人,一个半出来,一个在车里,车门都变形了,雪直接进了车里。后面的车运气好,车和人都没毛病。当你走到边上时,你还开着暖气。”
洛桑顿珠说,当时她在隧道里遇到一名从车里逃出来的女子,正独自躺在雪崩中。“她在那里呼救。我们跑过去,发现伤势并不严重,但她可能是在雪地里待的时间太长了,几乎被冻僵了。我们搓着她的手
资料显示,多雄拉隧道是排莫公路上穿越多雄拉山的隧道,而多雄拉山口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部的主山脊上,海拔约4200米。山上的雪一年到头都不融化。据《西藏日报》报道,排莫公路起于米林县排镇,在松林口以特长隧道穿越多雄拉山,然后沿多雄河而行,经汉密、老虎口,止于墨脱县解放桥,全长约66.9公里。
华能林芝水电项目筹建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排墨公路是华能集团的重大援建项目,项目于2014年8月29日开工建设。这条路穿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建在米林县排镇到墨脱县北崩乡的徒步路线上。道路主要布置在无人区,海拔落差2890多米。其中,排莫公路分四段建设,即第一段起于米林县排镇,穿越多雄拉山;第二段为多雄拉隧道出口至嘎玛加;第三段是嘎玛加至阿尼桥;第四段是阿尼桥到解放桥。
该负责人表示,排莫公路第一段为排镇至多雄拉隧道出口段,全长13.615公里。该路段于2014年8月29日开工建设。多雄拉隧道全长4789米,是本标段的重点工程。采用双护盾全断面硬岩掘进机施工,2017年12月24日隧道周边完成隧道出口,2018年底完工。多雄拉隧道至嘎玛加出口为排莫公路建设第二标段,全长28.785公里,于2018年11月10日开工建设。2020年8月13日,该路段已全面贯通。此外,该负责人还表示,排墨公路控制性工程主要包括多雄拉隧道和老虎嘴隧道。这条公路施工难度大,耗时长,主要受汛期暴雨、冬季冰雪和滑坡、泥石流、雪崩等地质灾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