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1月19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为“介绍春节期间疫情防控情况”。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出席发布会并回答媒体提问。
会上,有记者问,国家对新冠肺炎疫情实施“类B and B管理”措施已经11天了。目前我国新冠肺炎感染的医疗救治情况以及医疗机构的日常诊疗情况如何?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应急司司长郭彦洪表示,总体来看,新冠肺炎感染者医疗救治工作平稳有序,日常诊疗服务逐步恢复。首先,全国和各省都过了三个高峰:发热门诊高峰、急诊高峰和各省重症患者高峰。中国发热门诊就诊人数在2022年12月23日达到高峰,之后持续下降。到2023年1月17日,比峰值低94%,已经回落到2022年12月7日之前的水平。中国急诊人数在2023年1月2日达到峰值,之后持续下降,1月17日下降44%。中国住院重病人数在2023年1月5日达到峰值后持续下降,与1月17日峰值相比下降44.3%。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三个高峰都过去了。
郭彦洪提到,在正常的医疗护理中也有正常恢复的迹象。首先,中国的普通门诊正在逐渐恢复,而新冠肺炎患者在普通门诊中的比例正在逐渐下降。到2023年1月17日,普通门诊非新冠肺炎就诊率已达到99.5%,标志着普通门诊正在逐步恢复。此外,住院患者呈波动上升趋势,而非新冠肺炎患者在住院患者中的比例明显上升,1月17日达到85%,住院正常诊疗也在恢复中。特别需要指出的是,2022年12月9日至31日住院患者手术数呈下降趋势,2023年1月1日后呈稳步上升趋势。2023年1月17日,与2022年12月7日相比,住院手术量增加了20%以上。这些指标都反映出医疗机构的正常医疗服务正在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