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结婚也能生娃 四川这个政策是单身女性的福音吗??

2024-09-07 09:47 生活百科 0万阅读 投稿:运维技巧

大象新闻,1月30日下午,一则四川出生登记取消结婚限制和数量限制的新闻在网上引起热议。

四川省卫健委发布通知显示,新版《四川省生育登记服务管理办法》将于2023年2月15日实施。新的《办法》取消了登记对象是否已婚的限制,取消了生育次数的限制,简化了出生登记的要求。

四川出生登记取消结婚限制

根据规定,新的《办法》适用于四川省户籍人口,以及长期居住在四川省并持有《居住证》的四川省非户籍人口。

《办法》共十六条,主要修改如下:一是取消了是否结婚的限制。《办法》取消了对登记对象是否已婚的限制,将出生登记的重心转移到生育意愿和生育结果上,回归到人口监测和生育服务的本位。二是取消子女数量限制。《办法》规定,所有生孩子的公民都要进行出生登记。

三是简化出生登记要求。《办法》规定,网上办理出生登记时,能通过相关信息系统获取身份证或有效证件电子证书的,不再上传身份证明材料。四是增加了信息共享的要求。《办法》增加了“婚育一件事”、生育登记信息共享、电子证照共享等。《办法》自2月15日起生效,有效期五年。

网友:既期待又害怕。

消息曝光后,迅速引发网友热议。有人担心,有钱人的孩子遍地都是,没钱的人还是不会生孩子。也有人认为提高女性社会福利,保障女性职场权益比取消限制更重要,这样才能保证生育率。

有网友表示,这是单身女性的福音,不用为了生孩子而任务结婚。

也有网友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四川的这项政策虽然实现了生育自由,但男性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内生育子女同等的权利,使得婚姻成为鸡肋。我怕以后越来越多的人不结婚。

有网友苦笑着说:未婚不孕幸福感翻倍,主要是买不起.

官方回应:“出生登记”不是“户口”

1月30日,四川观察从四川省卫健委相关处室了解到,《办法》所说的“出生登记”并不是公众所认为的“户籍登记”,出生登记可以网上登记,主要是告知群众权利义务,也是为了了解群众的基本情况。有关机构应当积极为已办理出生登记的公民提供生育咨询指导、补充叶酸、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孕产妇健康管理、预防接种、婴儿保健、儿童健康管理等相关服务。

据工作人员介绍,出生登记并不是为了上户口,而是为了保证母婴服务更好的开展,以及相关部门对当地人口的有效监控。《办法》并不是鼓励未婚生育,而是为了保障“未婚先孕”人群的权益,让他们在出生登记后享受一些妇幼保健服务。

针对“非婚生子女”现象,上述工作人员认为,“出生登记是纯粹的管理出生人口的工作”,涉及伦理和法律的讨论是另一个问题。

安徽、湖南等省份也出台了类似政策。

事实上,在四川之前,广东、安徽、湖南等省份也曾出台过类似文件。

早在2021年6月就发布了《中央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决定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其中提出“完善国民生活登记管理

2022年5月1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生育登记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根据广东省卫健委的权威解读,《广东办法》明确,生育子女无需再审批,实行全口径生育登记制度,登记流程、办理材料、办理时限更加优化、更加便捷。

2022年6月,陕西省卫健委发布《陕西省生育登记服务管理办法》,明确提出“夫妻生育子女的,应当在怀孕后六个月内进行生育登记。其他情况生育子女的,也可以办理出生登记。”

2022年7月湖南省也发了《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关于落实生育登记制度的通知》。根据《通知》和2021年12月新修订的《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精神,湖南省已明确生育子女不需再审批,实行生育登记制度。但湖南规定,夫妻不仅可以在生育前登记,生育后也可以和好。其中,双方符合结婚登记条件,非婚生育的,可以在办理结婚证后再补。但仍主张孕前或早孕3个月内办理出生登记。

2022年8月,安徽省卫健委发布编号《关于完善生育登记制度的实施意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安徽省计划办理出生登记,不再受子女数量和婚姻登记的限制。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人口学系主任杨凡曾在2022年9月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杂志上撰文指出,完善出生登记制度意义重大,不仅是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和配套措施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完善覆盖全人口、全生命周期的出生登记管理制度和人口监测体系,加强人口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公众幸福感的重要内容之一。 “结婚与否”不再是出生登记的前提条件,充分体现了生育政策的普惠性、机会均等性和普遍福利性,更加尊重生育决策的自主性和生育身份的多样性,以政策的普惠性体现了生育友好的价值取向。

从这个角度来说,解除结婚限制不是“户口”,也不是鼓励非婚生。那么,如果这个政策在全国推广,你支持吗?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huank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