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反感“专家”?不了解年轻人生活状态指点江山?

2024-09-01 10:14 生活百科 0万阅读 投稿:开发问答

专家的建议再次激怒了年轻人。

最近有学者说,在鼓励年轻人生育、恋爱、结婚的问题上,可以把法定结婚年龄降低到18岁,以降低结婚门槛,促进单身男女建立家庭。

此话一出,立刻引来无数砖头。很多人质疑:18岁是接受教育的黄金年龄。这样会对个人发展不利吗?

这只是众多“年轻人被劝退”事件之一。最近几天,一些专家颇有“谈而不奇”的意味,比如“年轻人没有工作可以先结婚生孩子”、“专家劝年轻人不要为了钱而工作”、“拿出三分之一的积蓄买房”、“惩罚不生孩子的年轻人”、“加大00后的工作强度”。

这些观点看似对年轻人有好处,其实对年轻人很讨厌。“为什么年轻人不喜欢专家建议”一度冲上热搜,网友纷纷表示:“建议专家不要再建议了。”

作为一种身份,“专家”具有“知识权威”的属性。他们是在特定领域具有特殊知识、技能或受过特殊训练的人。年轻人大多刚步入社会,受到自身知识的限制。在求职、生育、情感、养老、理财等领域。他们有时需要听取专家意见,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客观地说,专家组里,有很多肚子里有“货”的学者,这是值得尊敬的。比如有的教授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法律案例,给年轻人讲解法律知识;还有的化身“情感专家”,理论结合实践输出观点,解决年轻人的情感问题。

这些专家之所以能说服年轻人,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深厚的理论知识,更在于他们的同理心和坚定的职业操守。他们的建议客观上起到了普及知识、弥合矛盾、引导舆论的作用。

但有些“专家”不是。他们似乎对年轻人的生活状况一无所知。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年轻人的经济压力、健康压力、就业焦虑、婚姻焦虑,常常以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纸上谈兵”、“何不食肉糜”的姿态指点江山。

年轻人虽然不是专家,但却是生活的实践者。他们知道什么样的生活适合他们。这种“令人震惊的建议”往往会导致情绪上的反对。

个别专家的“伦理堕落”尤其值得警惕。专家组本身的组成很复杂。一些草根“伪专家”和“三无”研究机构的“专家”通过包装,披着各种头衔,冒充权威声音,甚至“跨界”评论自己专业领域之外的现象,涌向互联网平台,目的是博取人气,最终实现“影响力变现”。

还有一些专家毫无顾忌年轻人的感受,放弃学术中立原则,过度为商业利益代言。这种抛弃职业道德的行为,让年轻人越来越排斥专家,降低了他们对整个专家群体的信任和期待。

不要劝别人好,不要苦了别人。个别专家应该从年轻人的困难和需求出发“三思而后言”,先问这个政策能不能适用于自己的家庭,再提出参考和切实可行的建议,而不是做出一个不可行的“废话”。

托马斯索维尔在《知识分子与社会》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观点:“知识分子的工作往往是不负责的。”相对于医生做的手术,如果发生意外,工程师设计的建筑要为倒塌负责。知识分子提出的公论仅供参考,有错不追究。

但是,网络平台具有公共属性,并不是某个人的“私有土地”。专家甚至不是“真理的代言人”。一旦出错,后果难以估计。

“劝专家不要提建议”不是让专家沉默,而是希望专家“从年轻人的利益出发”,少一些哗众取宠,多一些人文关怀,在理性沟通的基础上建立相互尊重的“公众-专家”关系,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真知灼见。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huank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