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网络上关于专家的话题很热,相关词汇被频繁搜索,比如“为什么年轻人不喜欢专家建议”、“劝专家别再建议了”、“央视评论年轻人越来越反感专家”等等。
“专家”二字本应代表权威和专业,但在移动互联网的舆论浪潮中,很多专家已经被“冲上”沙滩,失去了原本的名声,被人厌烦。
其实不难发现,人们反感的不是那些有见地、能解答问题的专家,而是“砖头专家”。我不禁要问,为什么有些“砖家”会让网友,尤其是年轻网友反感?专家如何避免成为「砖家」?
一个
“砖家”令人反感,主要是他们的发言太“雷人”,似乎是“话不惊人死不休”。表达的意见不仅不能给出建设性的意见,还会让人产生抵触情绪。
比如“建议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可以先结婚生子。”这种建议是大多数年轻人在不了解真实生活的情况下,还在指指点点。一方面,他们找不到工作,面临生活压力。另一方面,他们也要结婚生子。奶粉钱,学费,生活费怎么承担?而且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先找到一份好工作更为迫切和实际。
比如“年轻人工资低可能是因为能力不足。在泰国和越南,他们可以用一半的工资做同样的工作”,这显然有失偏颇。影响工资水平的因素很多,包括行业、平台、机遇、大环境等。这些都归结于个人能力,会让努力的年轻人寒心。
比如“可以把法定结婚年龄降低到18岁,以降低结婚门槛,促进单身男女建立家庭”、“年轻人不要为了钱而工作”、“惩罚没有孩子的年轻人”、“加大00后的工作强度”等等。没有一个建议是从年轻人的角度考虑的。看似对年轻人有好处,其实年轻人接受不了。
再比如“劝人们拿出三分之一的积蓄买房”“提议对50万以上的存款征收利息税”,美其名曰“为了刺激消费,恢复经济”,没有考虑到大多数人并不想消费,而是有很多现实的无奈。
这些专家很多都有光鲜的身份和头衔,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为什么他们会说一些看似站不住脚的话?笔者认为主要有五个原因。
偏离专业表达。有些专家虽然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却热衷于跨行业发言,比如教育对于经济研究,法律对于健康研究。这不是不能说,但要小心翼翼地给他们贴上专家的标签。不仅如此,网民中也有很多专业人士卧虎藏龙,一旦犯错,就很容易被揭穿,消解专家权威。
哗众取宠的心态。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抢眼球的时代。有流量就有关注,有关注就有收益。所以有些人故意说大话,招惹非议,说什么出格的话。毕竟“黑红”也是红的,只要有流量。还有一些伪专家通过包装冒充权威的声音,目的是最终实现“影响力变现”。
谋取利益的需要。少数专家的发言不是站在国家和人民的立场上,可能是利益集团的代言人,或者他们本身就是利益集团的成员。说什么,怎么说,主要看他们能不能获得利益。
缺乏同理心。在互联网世界里,专家失去了神秘感,网民普遍有个性,有想法,有表达自己的欲望。灌输观点、宣讲道理缺乏同理心,对人缺乏理解和同理心,容易让人产生反感,尤其是过于“爸爸味”的言论。年轻人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立马回馈。
断章取义。一些专家的评论每况愈下,部分原因是一些媒体和媒体断章取义。他们从专家的完整发言中选择最有争议的一句话作为标题,放大精彩言论,并由此引发网上讨论。
二
当一些专家已经成为网民口中的“砖头专家”时,其权威性和公信力正在减弱。社会不再需要专家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劝专家不要劝”本身就不是一个好建议。
所谓专家,是指在学术和技能上有特殊造诣的人。他们具有优秀的专业水平和广博的知识。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社会现象纷繁复杂,社会热点层出不穷,普通人在知识和经验有限的情况下面临着诸多烦恼和困惑,这就更加需要专家们贡献智慧和建议。盲目反对专家建议是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这也需要警惕和避免。
问题的关键是,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专家?
比如在危机时刻可以稳定人心。面对人类未知的灾难和高度的不确定性,在人们神经紧张、风雨飘摇的时候,尤其需要专业能力强、责任心强的专家主动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恐惧和误解,成为凝聚人心、稳定社会秩序的力量。
再比如为人民呐喊。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以及老年人、妇女儿童、低收入群体等。都是社会上相对弱势的群体,缺乏发声渠道,很难充分保障自己的权益。我们需要更多真正关心弱势群体疾苦、为他们的利益发出呼吁的专家。例如,著名作家、NPC人大代表蒋胜男提出延长男性陪产假、加大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量刑力度等提案,触及了妇女权益和民生问题,获得了很多支持的声音。
我们也需要善于向公众传播知识和文化的专家。如今,越来越多的专家教授走出学术圈,走进“云课堂”,用通俗易懂、有趣的语言传播知识、解读经典,受到人们的欢迎。中科院院士王、文学教授戴建业、历史学教授、哲学教授、人类学家向标等都走出了圈子。他们总能对普通人看不透、总想看透的复杂世界做出合理的解释,让人感受到文化的滋养和渗透。
努力工作、默默奉献的专家也是可敬的。并不是所有的专家都活跃在公众面前,更多的是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埋头苦读,埋头苦干,搞一门真正的学问,以“坐十年冷板凳”的精神,克服不可能,输出伟大的成果。如“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青蒿素之母”屠呦呦、“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之父”南,对世界和中国人民的贡献不言而喻。
英雄往往默默无闻,国士隐于世。在中国大地上,从来不缺关心“国之大”和“民之小”的专家。不能因为个别“砖家”的存在,就抹杀所有专家的名声和成就。
三
“见贤思齐颜,见贤思齐自省。”“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从某种角度来说,《论语》也是专家建议全集。这些修身养性的建议,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了千百年来人们的生活。
回到当今社会,除了那些雷打不动的“制砖人”,有见识、有担当的专家学者才是社会的主流。他们中有钱学森、袁隆平、屠呦呦、杨毅这样的伟人,也有医生、教师、工程师、建筑师等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专家。
人们对专家的信任来自于崇尚知识文化的传统和现实需要。然而,日益发达的互联网放大了“审丑”现象的效应,也让一些“砖家”暴露在聚光灯下。这些所谓的“砖家”,不管是无意的还是为了名气和流量,都损害了t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说:“‘娱乐至死’的恐怖不在于娱乐本身,而在于人们正在丧失认真思考和对社会事务做出理性判断的能力,人们被轻浮的文化环境培养成无知无畏的社会群体。”重建人们对专家的信任和尊重,为他们正名,是网络治理需要面对的,需要专家和社会共同努力。
先说专家。专家不仅要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要说话谨慎,尊重常识和公众智商,尤其是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一旦发言有错误,就要和网友开诚布公的交流。另外,要避免成为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一定要有与大众共情的能力。俗话说“不苦别人,不劝别人好”。当代年轻人面临着结婚、生育、就业、住房等各种压力。他们需要专家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而不是空洞的说教。专家要跳出“学术”思维,站在年轻人的角度思考,多关注“有经验的人”并保持一定的边界感,适当的限度。
此外,专家建议注意一些“艺术”。就算是苦药,也还是要包一层糖。建议也要找到恰当恰当的表达方式,避免“站着说话容易”的误解,甚至直接冒犯和伤害年轻人。
再说社会。一方面,我们需要包容、欢迎和鼓励专家大胆发声,为专家发声提供更多平台和机会,也需要呼吁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为年轻人提供更多平台,提供建设性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针对那些故意制造矛盾,造成年轻人和专家对立的不良媒体和平台,以及那些信口开河、毫无标准的假专家,有关部门要加强整治,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空间,特别是主流媒体平台要发挥舆论主力军的作用,不给“砖家”提供“表演”舞台, 并且不为了流量刻意成为标题党,而是尊重真正的专家,放大含金量。
最后,建议是别人的,人生是自己的。对我们来说,不必把“砖房”的所有精彩建议都放在心上,不妨一笑置之。人生难免会面临这样的挑战,通往理想的道路崎岖而漫长。相信自己,相信未来,保持清醒和理性,脚踏实地的行动,努力过好每一天。你是人生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