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2月8日,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希(Seymour Hirsch)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经过长期策划,美国总统拜登和美国国家安全团队于2022年9月26日下令引爆一枚事先埋设的炸弹,炸毁了“北溪”天然气管道。这一消息连日来持续发酵。
前英国《卫报》记者乔纳森斯蒂尔(Jonathan Steele)指出,根据美国总统拜登去年2月发表的结束“北流”的言论,西摩赫希的爆料文章非常可信。
《卫报》前英国资深记者乔纳森斯蒂尔:我觉得这篇文章很可信。问题是只有一个来源,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来源。但是赫希说他的消息来源是可靠的。这个消息来源有策划袭击“北溪”的第一手资料,所以我觉得很可信。我猜他试图找到其他来源,但没有人。
英国新闻频道的主持人尼尔奥利弗赫希是一位严肃而可信的作家。
《卫报》前英国资深记者乔纳森斯蒂尔:是的,他写过1968年越南迈莱村惨案,也揭露过美军虐待伊拉克囚犯,所以名声不错。
斯蒂尔说,他认为文章可信的另一个原因是,炸毁“北溪”的最终受益者是谁?显然不是俄罗斯,而是美国。
英国《卫报》前资深记者乔纳森斯蒂尔:美国想把液化天然气卖给欧洲,美国大公司想在欧洲获得更高的销量。
独立新闻媒体“灰色地带”记者艾伦马特(Alan Matt)近日在与美国《福克斯新闻》直播连线时指出,美国破坏“北溪”管道是有动机的。
独立新闻媒体《灰色地带》记者艾伦马特:美国有动机,美国早就试图阻止“北溪-2”项目。因为赫希的文章指出,美国意识到如果“北溪-2”投入使用,美国对俄罗斯发动代理人战争将更加困难。因为德国不愿意切断俄罗斯的廉价能源,美国人的解决方案是炸掉“北溪”。
12日,欧洲议会议员贡纳尔贝克(gunnar Baker)在接受俄罗斯《消息报》采访时表示,美国破坏“北溪”天然气管道是为了彻底切断俄罗斯与德国等大多数欧洲国家的经济联系。贝克指出,出于战略原因,美国一直致力于破坏俄欧在能源等方面的紧密联系。这次“北溪”管道被破坏就是相关态度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