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因染粉色头发遭大规模网暴的24岁女孩走了 曾逆袭上名校?

2024-08-22 09:41 生活百科 0万阅读 投稿:开发问答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24岁的杭州女孩郑2022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2022年7月,她因为一头粉色的头发,遭遇了大规模的互联网爆炸。

2023年2月19日晚,一个关于她的令人心碎的消息传来。据潮讯钱江晚报报道,郑的一位高中好友证实,郑已经离开,她已经与抑郁症斗争了半年多。

郑因为染了粉红色的头发而死于网络风暴。

潮讯钱江晚报2月19日晚,2023年2月19日下午,郑的好友在小红中写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她的绝望和无助。抑郁症没有有效的药物,所以我只能用语言来治愈她.疫情开放后,我想找她,她住院了。后来几天都没有联系。我以为她出院后想断开网络世界。我没想到她父亲会打来丧礼电话.

钱江晚报记者拨打了郑的微信电话,但无人接听。“我觉得大家都不会拿这件事开玩笑。当时我们没有回复她的消息,可能真的是受不了了。”凌华大学女生咪咪告诉记者。记者随后联系到郑的一位高中好友,对方证实消息属实。记者致电郑的免费代理律师金,提醒对方手机已关机。

由发布的郑去世的消息图片来源:潮新闻钱江晚报

据新闻此前报道,郑出生于1999年。2022年7月,她考上华东师范大学后,第一次拿着录取通知书去医院,和病床上84岁的爷爷分享这个喜事。对她来说,爷爷是这个世界上最爱她的人,做爷爷的自豪感也是她考研的动力之一。她甚至没有打开信封。她拍了照片和视频,发到社交平台上作为纪念。说起染粉色头发的初衷,她说希望自己在毕业照也能光鲜亮丽。

她以为只是一次普通的分享。直到第二天,她被私信“轰炸”,惊讶地发现自己的照片被盗,在各种平台传播。这些图片和视频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各种不堪入目的评论接踵而至:某营销号动了她的图,编了个“学院升级版”的故事,卖课;一些善良的人说她是一个女主人,一个夜总会舞女,一个不道德的人,一个恶魔,一个红发怪物.有些人甚至攻击她生病的祖父,仅仅因为她染了一头红发。

引发网络风暴的郑社交网络内容截图。

隔着屏幕,素未谋面的陌生人的恶意如潮水般涌来。郑这才意识到——已经被互联网黑了。

她与抑郁症斗争了半年多。

郑在去年7月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说,“这件事极大地影响了我的生活和学习。现在无论我怎么努力,学习效率都远不如以前,心情和精力都被这件事扰乱了。因为这个,我现在很郁闷。昨天我去医院拿了诊断报告。我现在整夜都睡不着,白天也没有胃口吃饭。我害怕看一些我经常登录的社交媒体。我知道肯定有一些正直的网友为我加油,但肯定会有负面的声音,这是不可避免的。我现在对这些非常敏感。我在努力调整,不管是通过看书自我调整,还是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医生。”

据钱江晚报报道,去年8月,她把头发染成了黑色。她说,她曾经尝试卸载过各种app,但是到了半夜,那些尖刻、低俗、带有攻击性的评论还在脑海里盘旋。所以她每周都需要心理医生的帮助。她还利用雅思课和健身小组课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试图寻求自我帮助。

在7月24日的照片中,她的粉色头发突然变成了黑色。来源:环球人物。

与此同时,郑并没有放弃对权利的保护。她通过截屏或录屏的方式,把各种平台上的咒骂和辱骂保存下来,打印成厚厚的一本书,在律师的帮助下,要求平台提供侵权者和网络恶霸的信息。

她还告诉记者,她希望粉红色的头发能够成为抵制网络暴力的象征。

2022年9月,郑开始了他的研究生生活。“在她读研之初,我们以为一切都在变好,她可以出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了。”凌华大学女生咪咪告诉记者。咪咪在准备九月份的考试,郑在微信上与咪咪分享了一轮明月,鼓励她一起努力。

然而,10月底,她的抑郁症再次复发,不得不暂停学业回杭州治疗。当记者在11月底联系到郑并表示想去医院看她时,她回复说:“谢谢你一直以来的关心。我最近身体不好。”她说当时有父亲陪着,但是怕现在的状态吓到别人。很多妹妹找她玩,她不想说话。

遗憾的是,由于疫情原因,这次访问未能成行。

除夕之夜,记者给郑送上了一份幸福平安的新年祝福。她回了一句“也谢谢姐姐”,并附上了三个爱。

在给肖伟的信中,这个年轻的女孩怀念过去的自己,温暖,有目标,充满活力。10月抑郁症复发后,情况越来越糟。她渐渐无法和身边的人交流,吃药后说话也越来越困难。她每天都被负面的想法包围着,什么都不想说。“我真的对不起大家。我真的没有勇气走下去了。”她在最后写了这个。

郑曾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女孩。

在社交平台上,曾经住着一个“充满活力”的郑。

据环球人物此前报道,郑是音乐学院学生,擅长读书、唱歌、跳舞、主持、表演,多次获奖。

图片来源:社交媒体全球人物

她在舞台上自信耀眼。和生活中很多“95后”女孩一样,她喜欢拍照、吃饭、旅游。她会去厦门的海边看一场日出,或者去南京的音乐台喂鸽子,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

她虽然爱折腾,但进入正题也不含糊。比如她曾经“20天通过高中音乐教学资源笔试”,成功“保研逆袭”到心仪的院校。

2022年5月,为了拍摄毕业照,她把头发染成了粉红色,被一些网友问及“攻略”。如她所愿,她拍了一张令人满意的照片,并配有“在明媚的夏日开怀大笑”的标题。

图片来源:环球人物

《人民日报》曾这样评论网络暴力:

泼脏水,背后捅刀子,是一种病理现象。

2022年,《人民日报》对此事进行了评论,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各种社交平台的兴起,网络暴力问题越来越突出,网络暴力造成的后果也越来越严重。这种往别人身上泼脏水,背后放箭的行为,是一种病态现象,暴露了不宽容的心理。

让网络抹黑和网络暴力蔓延,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情绪第一,容易成为“谣言传声筒”;如果把理性放在后面,结果就会变成“网络风暴扩散器”。要知道,匿名和虚拟并不是“信口开河”的理由,道德和法治才是“说心里话”的前提。

如果说网络暴力是淹没理性、侵蚀公共秩序的洪水猛兽,那么网络平台就应该成为守护精神家园的坚实堤坝。在互联网触角延伸的今天,网络平台已经成为信息内容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在坚持正确价值导向、保障网络内容安全、维护网民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表达有边界,流动有底线。企业越大,平台越活跃,相应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就越大。应该看到,一些社交平台和门户网站在防范网络暴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责任认识不足、角色定位不准确、履行职责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完善、管理操作不规范等,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违法

“这个世界已经苦了很久了!”来自网友的一个感受道出了控制网络暴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控制网络暴力,需要你我携手并进。既要管好自己的“言论边界”,做维护网络文明的表率,又要保护好自己的“权利边界”,避免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无所适从。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huank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