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报道,近日,因新冠肺炎感染和甲型H1N1流感,多所学校发布停课通知。
2月20日,据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报告,截至2月19日18时,西湖区某小学2班有10名学生出现发热症状,抗原阳性,初步考虑新冠肺炎感染。根据“B类管理”处置方案,学校下达停课4天的通知。
据2月21日《新民晚报》报告,上海青浦某小学一个班级确诊4例流感病例,多名学生出现发热和流感症状。2月20日至23日停课4天,改网上教学。青浦区教育局表示,这些学生患的是猪流感,而不是新冠肺炎。
2月以来,上海青浦、天津北辰、浙江宁波、浙江金华等地部分学校因发热停课。发烧是由甲型流感引起的.
“因麻疹、水痘、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病而停课,是非常常见的疫情应对方式。当学校出现一定数量的病例时,为了避免疫情在校园内进一步扩散,学校会采取小范围停课的方式来应对,公众不必因为‘停课’二字而过度恐慌。”中国公共卫生与应急管理学院南科大流行病学教授微生对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表示,新冠肺炎纳入“B类管理”后,应该会采取类似的方式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最重要的是各地要有相应的救治能力。只要待遇上没有挤兑,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比较小。
“学生上课需要聚集,教室是一个封闭的环境,所以学生是呼吸道传染病最易感染的群体之一。其他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也会出现这种情况,不能说是新一波疫情的开始。”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赵伟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学校在咨询了当地教育局和疾控中心后,决定停课四天。这是谨慎和安全的。学生和家长不必恐慌。在这四天里,可以观察到被感染学生的临床症状。如果与过去没有大的变化,将恢复线下教学,这有助于缓解这个班级和其他班级未受感染学生的恐慌,这是新冠肺炎公众关注的话题。
据赵伟介绍,甲型H1N1和新冠肺炎感染初期症状相似,都有发热、咳嗽等症状,需要通过核酸或抗原检测来区分。两种传染病确诊后都需要在家隔离。同时,家长也要密切关注孩子症状的变化,一旦病情加重,尽早去医院就诊。甲型流感在中国属于丙类传染病,疫情没有新冠肺炎严重。目前疫情甲型流感的致病性和传播能力仍有待观察。
此外,赵伟表示,不同的传染病,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休学标准。比如有些地区,对于手足口病,同一班级或宿舍出现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可建议停课,出现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的3个班级可建议停课。总之,学校在及时报告疫情的同时,要根据专业防疫人员的建议做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