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解放日报消息,3月4日12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大会发言人王超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有记者问:“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取得了一系列合作成果。然而,一些国家质疑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带来的债务风险,中国在非洲的减债行动无效。你对此有何评论?
王超说,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着眼于人类的前途命运和中国与世界的发展趋势。十年来,“一带一路”的朋友圈不断扩大。现在,已有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文件,为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做出了积极贡献,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王超说,中国对“一带一路”合作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也不谋求私利。个别国家指责中国制造了一个非洲债务陷阱。但根据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统计,中国并不是非洲债务的最大债权人。多边金融机构和商业债权人在非洲持有的债务占非洲外债总额的四分之三,它们是真正的大债务。中国一直致力于帮助非洲减轻债务压力,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减债倡议,实施了成员国中数额最大的债务减免。
王超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的重要节点上,我们愿与共建“一带一路”的伙伴们一起,回顾成绩,总结经验,规划未来,继续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共建实现新发展。全国人大愿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立法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