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今年的工作重点时提出,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新市民和年轻人住房问题。
其中,“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被业界普遍认为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房地产工作的重头戏。
“扩大内需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扩大内需首先是扩大消费,这包括扩大住房和其他大宗消费。另一方面,扩大消费的前提是增加居民收入。因此,中央政府再次明确提出,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中国城市经济学会房地产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区域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王对第一财经表示。
自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央政府和各部委多次提到促进住房消费。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着力扩大内需》中明确“支持住房改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日前接受采访时也提到,今年要“大力支持购买第一套住房的人”,“合理支持购买第二套住房的人”。
3月3日,国新办举行主题为“权威机构开放”的系列新闻发布会。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表示,中央政府高度关注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关于房地产调控的方针政策非常明确,就是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稳定地价、房价、预期的房地产长效机制,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行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潘表示,从需求端来看,由于因城施策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我们将继续引导实际利率和首付比例,以更好地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CBN梳理全国31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发现,对多子女家庭的住房支持和优化二套认定被很多地方定为“支持住房改善”的优化方向。
如黑龙江强调“落实新市民、二孩三孩家庭和人才购房优惠政策”,河南省提出“优化第二套住房认定标准”,陕西省重点解决人才住房、就医、子女入学等需求。此外,上海关于稳定经济的一号文件提出,“全面落实各类人才计划和政策,进一步完善住房、教育、医疗等政策和服务”,河南关于提振市场信心的文件明确提出,“支持人才购房落户,城乡居民有合理住房消费需求”。
在刚需住房支持方面,根据央行的相关数据,到去年12月,新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平均利率比去年底下降了约140个基点。除了少数热点城市,大部分城市的首付比例政策下限已经达到国家底线。今年央行和银监会建立首套房贷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已有近30个城市将首套房贷利率下限降至4%以下。
为更好落实楼市“三稳”,推进房地产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除了更大力度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外,根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继续“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根据政府工作再
2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起草《城镇住房保障条例》,以商业可持续为基本前提,重点支持具有自持物业的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以期为市场主体的投资、开发、经营和管理提供多元化、多层次、全周期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在分析当前经济问题时也提到,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诸多风险隐患。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为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要“有效防范和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表,防止无序扩张,促进房地产业稳定发展。”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表示,“防风险”是2023年房地产的主题。
他告诉记者,政府工作提出“有效防范和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这意味着纾困企业的目的是防止风险向优质房企溢出和蔓延。只有保证优质房企能够稳定下来,才能维护行业和市场的基础市场。对于其他陷入困境的企业,将坚持市场化原则,该破产的破产,该重整的重整。此外,预计出险企业“保楼交房”工作也将加快推进。
王也认为,在当前动荡的国际形势下,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也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个重点,其中就包括关注优质头部房企的风险。如果优质头部房企的资产负债能够进一步改善,将促进房地产市场的整体企稳和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