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浙江临海一渔民误捕江豚后立即放生,受到众多网友好评。3月6日,渔民告诉吉姆记者,该物种在他们当地被称为“海猪”,是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它被放回大海后,转身又回来了,好像在感谢自己。
渔民误捕的江豚
杨先生是浙江临海人。几代人以来,他都以捕鱼为生。3月5日上午,杨先生像往常一样出海。没想到,他抓到了一个特殊的物种。
杨先生告诉记者,那天捕获的鱼在当地被称为“海猪”。他以前曾误抓过一只灰色的“海猪”,但第一次看到它全身都是银白色。“它长约一米,重八九十公斤。一个人很难移动它。”
放生后,江豚在水中欢腾。
杨先生拍摄的视频显示,这只“海猪”呈银白色,头部呈圆形,在篮子里不断摆动尾鳍。杨先生一边拍摄,一边安排身边的同事赶紧放生。“海猪”被放生到海里后,激起一阵水花,然后在水里快乐地游着。杨先生对着它大喊:“你快走,别回来了。”
这只“海猪”是什么物种?有网友猜测可能是白海豚,也有浙江当地网友称之为江豚。不过大家都夸杨先生放的及时。
“我已经很久没有从事钓鱼了。一些物种被捕获。如果我不认识他们,我会及时释放他们。我之前误抓过一条鱼,后来说是中华鲟。”杨先生说,每次休渔,政府部门都会组织培训,让渔民了解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大家的思想觉悟都得到了提高。如果被误抓,他们会被尽快释放。
6日上午,临海市港口与渔政局一名工作人员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也了解到有渔民误捕“海猪”的消息,并及时放生。经初步判断,上述物种属于江豚,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它们喜欢生活在盐和淡水交汇的海域。“我们沿海渔民每年都会误捕一些水生野生动物,比如海龟、鲟鱼等,但都会及时放生。”
当地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活动
吉姆记者从上述港口渔政部门了解到,近年来,当地经常开展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宣传工作,不断提高人们对野生保护动物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