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希勤,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林尚立两位全国人大代表,先后走进北京市代表团的媒体连线采访室,结合两校实际,畅谈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科协同交叉、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王希勤代表
创新人才培养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希勤说,三个“第一”更好结合的要求为一流大学下一步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王希勤介绍,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清华大学打破院系的边界,努力用好学科交叉融合“催化剂”,先后成立了新雅书院、强基计划五个书院、求真书院、为先书院等书院,综合运用各院系的师资来培养学生。“清华大学还将十几个重点实验室从原来的院系独立出来,通过深化改革,汇聚各学科的力量共同研究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难题。”
清华大学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借助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优势共同培养卓越工程人才,服务于国家的高质量发展。去年清华大学等10所高校首次设立卓越工程师学院。“我们希望能够把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项职能在一个新的平台上统一起来,这可以说是一种新型举国体制的探索。”王希勤说。
在采访中,王希勤还谈到,清华大学通州金融发展与人才培养基地预计在2026年底前竣工并且投入使用。基地占地面积14.16公顷,规划建设总面积约47万平方米,是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清华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支撑性项目。清华大学将以通州基地为重要抓手,服务北京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带动通州区金融科技发展和高端人才聚集,服务于首都、京津冀地区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
■林尚立代表
奋力打造人文社会科学创新高地
“随着国家的进步和发展,我相信,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的中心一定会移向东方、移向中国。如果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民大学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既是对国家的贡献,也是对人类的贡献。”采访中,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林尚立分享了该校在奋力打造人文社会科学创新高地的经验和做法。
从具体实施层面来看,学校深入落实“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使学生在大学中获得全面的发展,真正学到本领,成为有中国立场、有家国情怀的新一代学生和未来学者。与此同时,学校也在构建与时代发展和国家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新型的书院体系。
学校还对整个学科发展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战略布局:若干学科朝世界一流迈进,通过一流学科的发展带动整体学科的进步;建立学科联动、协同交叉平台,把智库建设与学科建设有机协同起来,使各个学科能够与国家战略相衔接,与其他的研究机构相衔接。
此外,学校还在优化学术生态上发力,从中国的实践中提炼学术新的范畴、新的概念、新的逻辑,推动各个学科立足中国经验、中国理论、中国智慧,回应世界及人类当前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文社会科学不能回答人类面临的问题,不能贡献人类面临问题的解决方案,那么这个国家就不会有话语权,也更不会有影响力。这种回答,既是对世界知识的贡献,同时也是提升自己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林尚立说,“我们还要加强国际交流,与知名的大学、一流的学者对话,把中国的理论告诉世界、说服世界、影响世界。”
(原标题:培养创新领军人才 勇担服务国家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