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26.30% 位列全国首位?

2024-07-24 10:35 生活百科 0万阅读 投稿:开发百科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4月7日,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会议通报了中国科协与国家统计局合作开展的第十二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主要结果,北京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26.30%,首次位居全国首位。

记者从北京市科协获悉,进入“十四五”以来,北京市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比2020年的24.07%提高了2.23个百分点,比2015年的17.56%提高了8.74个百分点。各区2022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增幅均超过2%,13个区增幅高于全国增幅。海淀(34.5%)、朝阳(31%)、西城(29.9%)、东城(28.6%)、丰台(24.2%)、石景山(22.2%)、昌平(21.8%)等7个区2022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均超过20%,其中海淀区位居全国地市级单位首位。北京市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持续快速提升,为实现2025年北京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28%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新时代首都发展积蓄了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源头活水”。

“十三五”以来,北京市按照“政府主导、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强化全社会科普责任、社会化协同推进、数字化科学传播、供给侧改革创新,推进“科技馆之城”建设,举办北京科技周、北京科学嘉年华等重大活动,擦亮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品牌,创建《大先生》《科学跨年之夜》等精品栏目,推动实施科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银龄e享”科技惠老科普行动、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等,构建社会化协同科普平台、全媒体科学传播平台和青少年科学教育平台等,促进科普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北京市公民科学素质持续快速提升,为率先建成世界人才高地、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记者了解到,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内容包括公民的科学素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公民对科学的理解是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的核心指标,用于测算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公民获取科技信息和参与科普的情况,公民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态度和需求等是公民科学素质影响因素指标。

对照国际通行的测评标准,我国针对18~69岁公民开展科学素质测评,抽样调查问卷考察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与思想、应用科学的能力等四个方面指标,权重分别为40分、20分、20分、20分,总分100分,使用项目反应理论(IRT)计算受访者科学素质得分,当总得分超过70分即判定为具备科学素质。一个国家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用该国18~69岁人群中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占这一年龄群总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

校对 吴兴发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huanku@foxmail.com